深水埗名字,是由于當時位于現今北河街與通州街交界一個深水碼頭而得來?!笀丁雇覆骸?,粵言,意即碼頭,位于九龍半島西北部,占地約1047公頃,人口約35.3萬,共分為21個選區。
興建地鐵時,在長沙灣等地曾出土相當新石器時代文物,早在新石器時代,長沙灣附近就已經有人居住。位于李鄭屋邨東漢古墓,引證了香港的滄海桑田,因為從發掘的經過,發現當時古墓在建造之時,位于海邊,但發掘的時候,位于山邊的李鄭屋古墓與海邊已有一段距離。
深水埗區一帶位處界限街以北,屬于新九龍地區,因此到了1898年才由英國管治。當時區內一帶主要有九華徑、長沙灣、深水埗及九龍塘四個主要聚居地,人口約3000人,居民主要靠務農、種花、捕魚及航運貨物維生。深水埗是當時一帶的市集,并設有一個碼頭將貨物轉運到香港島。深水埗便因該碼頭而得名。
1920年代起,因發展旺角一帶,其北部的深水埗及長沙灣一帶也相應被發展。加上當時海外華僑的投資,使該區成為戰前九龍的主要工業區,設有紡織、制衣、五金及搪瓷工廠。
1940年代末,大批難民踴入香港,當中不少人在深水埗區內興建木屋。1953年的石硤尾大火,使很多災民失去家園,令香港在該處興建香港第一個公共房屋石硤尾邨。
自1960年代起,隨著香港工業迅速發展,深水埗區的工業發展也日益蓬勃,加上區內興建了大量公共房屋,使該區至1990年代一直是最多人口的行政區。
歷史事件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戰爆發,日軍于十多天內攻占香港。當時的深水埗軍營成為囚禁戰俘的集中營。由于糧食不足,環境惡劣,營內腳氣病和痢疾等非常猖獗,不少戰俘因未能得到適當的診治而死亡。
深水埗位于九龍半島西北部,北接沙田獅子山郊野公園,東以九廣鐵路即港鐵東鐵線為界,南抵界限街,西至海旁,包括昂船洲,是該港最早期的發展區域之一,亦曾為工商業及交通樞紐。該區大部分土地均用作興建住宅,如公共屋便占地近81公頃;長s區則仍有許多任務廠及貨倉。另外,設在昂船洲的駐港解放軍軍營,亦屬本區范圍。
深水埗區位于旺角的北面,相距只有兩個地鐵站,可說是香港最早期的工商業中心,主要集中在長沙灣及荔枝角一帶,占地約35公頃,以紡織制衣、服裝、疋頭及副食品批發零售業等為主。隨著工廠北移,該區的工廠數目由以往的六千多間共十萬名工人,跌至不足三千間工廠和三萬名工人。
深水埗是服裝批發總部。該區的眾多服裝批發店,自成一格,構成了自己的一種特色。雖然大部分批發店的服飾并無對外發售,不過,一些店鋪還是有兼做街坊生意,讓你能趁機買幾件又便宜又靚的衣服。而看完了批發店此外,就順道逛逛零售店。深水埗里有一棟相當醒目的西九龍中心。9層樓高的購物商場多樣化的購物選擇。另外特別的是,設在最高處的全港第一個室內過山車。深水埗現有全香港最具規模的兩個電腦硬件市場:高登電腦中心和黃金電腦商場,亦有馳名中外的電子街鴨寮街litreet。所以說,深水埗就是全香港電子市場的心臟地帶。
深水埔區早在五、六十年代已十分人煙稠密,在一九八六年人口曾達44萬。本區的老人人口特多,在一九九六年,六十歲以上的長者,人數占全區總人口的五分之一,明顯高于全港的平均數即一成多,而老年撫養比率更是全港最高,這是早期發展社區的普遍特征;在每年55000名由國內新來港的人士中,約有一成多會在本區定居,人數約為6000人,為各區之冠。
根據2004年人口普查的結果,深水埗區的人口約為36萬人,占全港人口的百分之五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