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雨一連下了三四天。
原本還有有些燥熱的魔都都變的涼快了不少。
今天算是個好日子,科技之門生產中心的第一條大力士生產線已經開始投入運轉。
王晨手上目前所有的大力士只留下了三臺,其他的已經全部發往了工廠。
雖然無法達到百分之一百的工作效率,但也基本能滿足最為勉強的生產需求。
這條生產線也將是全球首條不需要人工參與的生產線。
全程都在二狗子和機器人的監控之下。
估計要不了多久,所產出的大力士就能滿足王晨的日常需求了。
但把自己手上大部分的機器人派出還是影響到了電磁炮的研發進度。
王晨干脆給自己放了半個月假,除了讓魯班繼續帶著剩下三臺大力士慢慢組裝外。
自己則是溜去了海島仔細觀察了一下進度。
目前海島方面已經全滿進入了開工狀態。
幾萬人的場子自然也是熱鬧非凡。
每天都有四五艘貨輪進進出出,不斷的將材料設備運送進來。
尤其是在中央山脈位置, 七八十臺設備正在日夜不停的進行挖掘。
原本王晨的那間小屋現在已經變成了工地的指揮中心。
交建為了保證質量也是常駐了一個督查小隊在這邊。
而在隔壁就是金三石找來的第三方監管人員。
他們的任務就是每天拿著儀器設備對運來的材料進行檢查。
哪怕是交建承擔的工程,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
畢竟這是六百多億美刀的大單子,里面油水太足了。
在海島上轉悠了幾天檢查了下施工進度,王晨又在港口區域左右琢磨了一陣。
自己之前設計港口的時候專門留出了三分之一的空地。
哪怕是到開工之前這片空地王晨也還沒想好要安放什么。
不過現在王晨已經琢磨好了。
還是按照老想法,在港口區域安放一個大型的造船平臺。
以這剩余的空間完全可以放下三個長度在五百米,寬兩百米的巨大封閉式廠房。
除了可以建造常規艦艇外,王晨還將目光看向了深空。
以自家現在的科技實力, 走向宇宙應該只是時間問題了。
王晨琢磨著也時候啟動船塢方面的建設計劃。
等到電磁武器方面的研發結束, 王晨就會抽時間完成對核聚變方面的研究。
甚至王晨都打算直接將核聚變的技術交給上面來完成。
畢竟這玩意和人工智能差不多都不是某個單獨公司能夠掌控的。
不過這個事王晨還在琢磨當中,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解鎖核聚變的時間不會太遠了。
一旦核聚變解鎖,那相對應的太空計劃自然就要展開了。
人類走向深空那是屬于必然的過程。
地球是個搖籃也是一個牢籠。
文明的發展需要更多的更豐富的資源,如果不能在地球資源耗盡之前進入宇宙。
那等待人類的就只有死路一條。
然后地球重新進入新一輪的輪回。
等到幾十萬年或者上百萬年后,又會有新的智慧生命出現重新走一次人類已經走過的路。
不過現在看來人類的科技發展還是挺穩健的。
就算沒有王晨出現,解鎖核聚變也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可能一百年也可能兩百年,但沖出地球應該是沒什么問題的。
只要能夠走出地球,那資源方面的問題將再也無法限制人類的發展。
估計以后黃金變成白菜價都是有可能的。
甚至來一波文藝復興,傳統能源汽車直接二度崛起。
這些都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