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撐不住的反而會是自己。
所以鷹醬這邊是真的準備聯合大家先一步在航天方面站穩腳跟。
尤其是自家的幾個項目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月球上的一些資源就顯得相當的珍貴。
對面接招,那就硬著來,不接招...那最好,等到自己站穩腳跟, 優勢可就在自己這邊了。
而且,從自己探查到的情況來看, 對面雖然沒說什么,但內部的力量已經開始集結。
顯然是沒打算在航天方面落后自己。
在這件事上,王晨接到了杜剛的電話。
上頭希望王晨能夠在航天方面給與最大程度的支持。
尤其是技術方面,人工智能,機器人,石墨烯電池等事肯定會用在航天方面的。
而作為這些技術的創造者,王晨的支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航天不比得在地上跑,考慮到復雜多變的環境,很多東西都是要進行定制化的生產。
對于上頭的請求,王晨答應的很痛快。
航天發展本就是人類一大必須經歷的過程。
地球的資源實在是太少了,和浩瀚的星空比起來就是一粒沙。
除去這件事,經過這段時間的準備,王晨已經把研究腦電交互設備的材料給準備的差不多了。
兩臺電腦,一臺由上頭專門的高精度腦電采集設備,外加一堆紅紅綠綠的電線。
使用也很簡單,戴在頭頂后,設備就能自動讀取人體中無時無刻都存在的電流。
只不過這些信號雜亂無序,就算讀取了出來也很難進行有效的分析。
就王晨手上的這個設備,他們自己用都是只針對一些特定的頻率進行讀取。
王晨自己測試了一下,效果果然很強。
看著顯示屏上那一連串的不明條碼,王晨按照計劃開始讓二狗子對這些信號進行詳細的分析。
自己現在身上就帶著一整套的測試的設備。
手環腳踝,包括脖子上都有一個黑色的圓環。
這些是用來分析大腦控制四肢的電流信號。
對比其他的,這上面的信號無疑要強烈很多。
先從最簡單的開始,然后再一步步深入。
雖然自己擁有泛用性腦電圖譜,但很多東西還需要測試和對比。
這也是一個需要建立大數據庫的玩意,不光是王晨自己,使用的人越多數據就越準確。
同時,王晨也是開始給二狗子編寫第一個外用擴展插件。
為的也是配合自己的泛用性腦電信息譜,來更好的進行分析和配合。
腦電讀取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響,是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波動的。
這時候就需要人工智能進行相對應的調節。
而給二狗子添加的新插件就是針對這方面進行的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