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在瀑布中插了一根棍子。
在不影響整個能量防御場的情況下又給電磁炮打開了一個窗口。
等到發射完畢后,設備關閉,靠著電磁場流轉的特性,這空洞沒有了電磁流的干擾自然會快速被填充掉。
三個步驟少一個都不行,而最麻煩的自然就是第一步了。
如果再物體周圍形成一股足夠強大且穩定的電磁場,這就要看自身所設計的裝備夠不夠牛逼和精準。
王晨在確定方桉后立馬開始了對這玩意的嘗試性生產。
依舊是二狗子和機器人打下手,自己負責保證資料和研發走向。
進度不說太快,但也在穩步推進。
這個方桉可能對于別人來說有點困難,但對于已經完成了電磁炮研發的王晨來講,突破掉也只是時間問題。
因為電磁炮本身就要講究一個磁場穩定。
說句不好聽的,整個地球都沒有人比自己更懂磁場。
而在研發之余王晨又想到了另外一個東西,那就是有關重力方面的。
都知道太空中是沒有重力這玩意,就算是穿著太空服,但在宇宙中長時間處于失重狀態也會對人體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不管是太空防御性質的武器,還是月球基地,又或者太空船塢,這重力問題也必須要解決。
科幻電影中大部分的解決方桉都是通過離心力來模擬地球重力的。
但是王晨并不喜歡這個方法。
這種高速旋轉來創造重力的方式先不說別的,光是對結構的要求就就非常恐怖了。
而且也不方便進行各方面的設計。
更不用說這種方桉所產生的重力也是非常低效的。
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不改變原本設計的前提下將重力給模擬出來。
這個難度挺大,本來王晨是琢磨著通過電磁力的方式將宇航員給吸在地面上以此來模擬重力環境。
但是那樣做的話,整個空間內部都需要布滿電磁力。
而人體本身也是無法在這么大的電磁環境下進行長時間生存的。
甚至還會干擾到飛船乃至于空間站的設備。
說實話,越是往后研究王晨就越是感覺到人體本身的脆弱。
也難怪里面會出現血肉苦弱,機械飛升這句話了。
如果人類都是機械體,那就完全不需要考慮什么重力之類的東西,飄著就飄著被。
哪像現在,出個宇宙都需要考慮很多事情。
不過人體倒也不是沒有進化的空間,但王晨現在還暫時不想接觸那方面的東西。
尤其是機械改造又或者生物進化那一側的技術。
王晨內心崇尚的還是基因進化,在進化的同時盡可能的保留人類本身的特性。
畢竟王晨也不知道,如果真的把自己機械化,那自己到底還算不算是個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