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賓館房間秦慕煙才感覺到疲累,閉著眼睛平躺在床上,腦子里開始重復今天的畫面。
“評價一件事情究竟好不好,得用最終效果做依據……”
想到近似瘋狂的顧客,買到電視機的人一副開心模樣,后面那些沒賣到的則是不甘焦急,甚至有點氣急敗壞,秦慕煙突然想起蘇崢之前說的話。
事實證明,蘇崢幫很多人解決了購買電視機的問題,而且讓老百姓得到了實惠。
“粵省是‘進口’電器最昌盛的地方,你覺得上面發覺不了嗎?”
派出所來人,僅僅是勸說不要讓人排太長的隊,態度顯而易見。想到這里,秦慕煙輕咬嘴唇,蘇崢那天說出來的‘悖論’在今天一一印證。
腦中畫面快速閃過,最終定格在蘇崢勸說顧客那一幕,秦慕煙不自覺地開始出神。
……
一臺彩色電視機進價八百五十元,賣一千四百元,利潤五百五十元。
一臺黑白電視機進價二百七十元,賣六百元,利潤三百三十元。
一臺洗衣機進價二百二十元,賣五百元,利潤二百八十元。
回到家里,蘇崢一一盤算利潤,除去定金今天的真實營業額只有六萬七千一百元。
火車站的正常運費不到五百塊錢,但許諾出去的費用一臺就有一百一十元,這次總共運過來九十七臺電器,四舍五入折算到每臺就是一百一十五塊。
刨除費用一臺彩色電視機自己能分到七成的利潤,也就是三百零五塊。今天總共賣出去三十三臺彩色電視機,利潤10065塊。黑白電視機自己能分到6293元,洗衣機1169元。
開業第一天,自己分到手的利潤就有一萬七千多。
對這個結果,蘇崢還是比較滿意的,但他也有不滿的地方。
除了電視機洗衣機,其他電器今天竟然沒有賣出去一臺,這在蘇崢看來很不對勁兒。
電冰箱暫且不說,畢竟現在的老百姓也沒有多少需要冷藏的物品,可錄像機和功放機沒賣出去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要知道,從去年開始私營錄像廳已經逐漸風靡起來,蘇崢自己也去看過,去過錄像廳的人都會討論這門生意能賺多少錢,這些人中不可能沒有人動這門心思。
蘇崢暫時想不出是什么原因導致今天沒有賣出去錄像機和功放機,但他已經有了想法。
……
“具體原因他們也不知道,只知道前段時間開始競爭突然變得激烈了。張建設打電話說其他品牌像是故意針對咱們似的,專挑咱們的合作伙伴挖墻腳。”
辦公室內,楊東來和郝廠長相對而坐,郝廠長表情陰郁,一言不發抽著煙。
自打報紙上爭論風波開始,十一廠的業務人員就一直在外奔波。隨著各個城市銷售渠道的建立,總體銷量逐步提升,好不容易有了超越蘇崢的跡象,又出現了這種情況。
“我讓張建設他們暫停了開發新渠道的工作,全部回過頭去找合作伙伴了解情況,估摸著還得幾天才能傳回消息。”看郝廠長不說話,楊東來又補充一句。
“嗯,你做的對。”
按滅煙頭,郝廠長在臉上搓了搓,像是要把煩惱搓掉一樣。
“要不你跟蘇崢問問他那邊有沒有出現這種情況,我聽說他回京城了。”楊東來建議道,“我總覺得不對勁兒,咱們沒得罪過人,平白無故的被針對肯定有事。”
“蘇崢回來了?”郝廠長有些意外。
“今天印刷廠那邊過來結算上個月的費用,我聽印刷廠銷售科的人說到他了,對方不知道蘇崢的身份,只是說咱們廠印廣告那個小伙兒,不是蘇崢還能有誰?”
楊東來輕笑著,又是挑動眉毛沖郝廠長說道,“你知道嗎?這兩天大肆宣傳的那家電器商場很有可能跟蘇崢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