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5
“聽起來沒錯,歸根結底還是國家支出大量財力,好處卻落到了個人口袋里。這對國家來講,究竟是減輕負擔,還是增加負擔?”
楚青山冷哼一聲,“國強才能民富!”
蘇崢被楚青山的執拗態度搞得有些煩躁,他很明白,老丈人此時此刻已然帶上了有色眼鏡。如果不能徹底說服他,他對商品房開發的態度很有可能發生大轉變,甚至是對商人的態度產生變化。
“爸,我覺得用民富才能國強更加恰當!”
蘇崢直視楚青山,“只有讓老百姓真正富裕起來,國家才能真正強盛起來。”
“都是一個概念!”楚青山哼哼一聲,懶得跟蘇崢較真。
“不一樣!”
蘇崢搖頭,“您不止一次跟我說過,先后順序不能亂。”
楚青山皺眉看著蘇崢。
“雖然我不在機關單位上班,但我知道國家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于稅收。稅收種類繁雜,但有一個共同點不能否認,都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
蘇崢語氣真切,“86年就頒布了《個人收入調節稅暫行條例》,對國內公民開征個人收入調節稅,但真正能達到交稅標準的人有多少?究其原因,不就是因為能創造經濟價值的人太少嗎?”
“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交稅的人越多,財政收入就越高。換個角度來講,財政收入越高,國家是不是就能拿出更多資金來搞科研基建?是不是可以給出更大更多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
楚青山眼中閃過不耐,“這些跟咱們討論的事情有關系嗎?”
“有,而且有很大的關系!”
蘇崢果斷點頭,臉上多了一抹笑容:“爸,城鎮居民跟農民的區別無非就是城鎮居民有旱澇保收的穩定工作,農民沒有。但咱們國家,最大的階級群體就是農民。”
“改革開放之前,農民只能依靠單一收入,吃不飽穿不暖都是常態。改革開放之后,私營企業數量增加,不但解決了一部分城鎮居民的工作問題,還吸納農民進城務工。”
楚青山緊鎖眉頭,似乎對蘇崢的說法不太認同,“你說的這些群體,遠遠達不到交稅標準。”
“是,但從收入來看,私營企業的工人確實達不到交稅標準。但您別忘了一件事,進城務工的農民可不單單是給工作單位創造收入,他們的生活開銷同樣是在支持所在城市的經濟發展,各方面創造的稅收之中,都有他們貢獻的一份力量。”
蘇崢笑得更加輕松,只要老丈人順著自己的思路走,自己就有信心說服他。
楚青山愣了一下,眼神變得復雜起來。
在學校工作時,自己負責教授經濟領域相關的知識,讓學生們能夠學以致用,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
從學校出來后,又站在高處為國家經濟發展出謀劃策,眼中所及皆是大事要事。習慣了縱覽全局的視角,考慮的都是大利益。卻忘記了從下往上看,從一分一角開始計較。
現在被蘇崢這么一提醒,視角頓時變得開闊,視角開闊之后思路也跟著變得通達起來。
再想想蘇崢剛才說的,房地產行業能更多工作崗位,楚青山不自覺笑出聲:“可以工作崗位的行業和企業可不少。”
老丈人的反應讓蘇崢長松一口氣,同樣笑著回道:“您說的對,但有一點,其他行業比不上房地產行業。”
“什么?”
“門檻低!”
蘇崢自信笑著,“重要行業基本上都是國家經營管控,工作崗位基本上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私營企業當中,不同行業招工都有不盡相同的小門檻,比如說服裝紡織業,都想使用心細且廉價的女工。這種門檻看似不高,無形之中卻拒絕了大部分青壯勞動力,建筑行業恰恰需要大量青壯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