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得償所愿!”
得知楚東升為自己爭取到機會,蘇崢發自內心地替他高興,“想好去什么單位工作了嗎?”
楚東升輕快笑道:“區領導崗位肯定是不行的,我級別差得遠。具體到區里某個單位,差不多能混個副職領導崗位。”
“挺好的,你這么年輕,好好工作幾年肯定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蘇崢鼓勵楚東升。
“姐夫,我想去南山區,那邊工業發展的比較好,相對容易做出成績,到時候你可得支持我的工作。”
“放心吧,我肯定是支持你的,需要怎么配合你的工作,你直接跟陳志高打電話。”
放下電話,蘇崢轉頭把情況告訴秦暮煙,秦暮煙聽后直說楚東升長大了,有自己的主見了。
本來不算什么事兒,但老丈人隨后打來的一通電話讓蘇崢明白事情并沒有自己想的那么簡單。
“二月初,領導在鵬城召開的經濟特區工作會議上指出,在治理整頓時期,全國經濟發展速度要適當放慢一些,但經濟特區可以而且應該比全國平均發展速度高一點。”
楚青山語氣說不上重,卻給人一種沉悶感覺,“你知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要求嗎?”
蘇崢本能想說是不是因為報紙上出現的那些抨擊言論,話到嘴邊又被蘇崢憋了回去,“不知道。”
“大環境擺在眼前,可總有些人領會會議精神時,習慣性地看重對自己有利的東西,主動忽視了關鍵問題。經濟特區是可以區別對待,前提條件是全國平均經濟發展速度。”
楚青山加重語氣,“即便是經濟特區,也不是所有人都一心想要發展經濟的。你是商人,不在乎這些沒問題。東升跟你的工作性質不一樣,如果表現地太過突出,很容易成為靶子。”
上次在家被老丈人叫進書房,老丈人只是簡單表明了態度,像今天這樣掰開揉碎分析問題還是第一次。
蘇崢聽懂老丈人的意思,心里不再輕松。
“我跟你打電話就是想告訴你,無論東升怎么跟你說,都不要在他身上投入太多,特別是跟他工作有關的事情。不出成績可以,絕對不能出風頭!”
蘇崢暗暗腹誹老丈人是不是太過謹慎小心,但卻不敢直接說出來。自己不在體制內,在這方面沒有發言權。
“浦東開發政策你看了沒有?”
老丈人岔開話題,蘇崢趕緊點頭,“看過了,對外商挺友好的。”
“呵呵……”
話筒里傳出老丈人的輕笑聲,“你知道為什么要出臺這樣的政策嗎?”
蘇崢無聲撇嘴,研究政策是你的工作,我哪知道你們怎么想的。
“從年初到現在,也就兩個多月的時間,因為風向的變化,全國個體工商戶減少了將近一百萬,私營企業減少了將近30,來國內考察投資的外商踟躕不前,遲遲不敢下定決心投資。已經投資的外商也變得人人自危,有撤資離開想法的比比皆是。”
老丈人說出來的數據讓蘇崢心神巨震,怎么有這么多?!
身邊確實有恐慌不安的人群,在蘇崢看來那都是一些聽風就是雨的人,誰能想到因為報紙上的言論風向造成這么嚴重的影響?
“表面上是給外商更大的投資空間,又何嘗不是對外釋放的信號?”楚青山嘆了一聲,感慨道:“政策精神領會不到位是地方管理者最為常見的問題,他們的態度又決定著事態發展方向。”
“為什么不直接說明呢?”蘇崢下意識問了一句。
電話里沉默了好一會兒,又聽老丈人說道:“直接說明更容易引發爭論矛盾。”
蘇崢似有所悟。
“不說這些了!”
楚青山主動結束這個話題,又對蘇崢說道:“除了公開的十條政策,還有一條不能公開的口頭承諾,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