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承諾下去,涉世未深的小皇帝信以為真,眼中少見的泛出了感激,繼而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可沒過多久,她又皺起了眉頭,臉上看起來,竟然有些悵然若失。
如此表現自然逃不過李云棠的眼睛,但他這次卻猜不出皇帝因何發愁,思索之余四下張望,目光恰好落在床榻旁一面鏡子上。
念及穿越以來尚沒有看過自己長什么樣,他便不動聲色地往鏡前湊了一湊。
只看了一眼,鏡中映出的形象就讓李云棠直接愣了神——原主著實生了一副好皮囊。
顏如冠玉,唇紅齒白,劍眉入鬢,鳳眼生威,活脫脫的一少年楊過,指不定輕輕一瞥便能誤人終生。
他進而猜測到,小皇帝救自己的原因或許不是嘴上說的什么“不忍秦藩絕嗣”,而是不愿自己早早殞命。
如此一來,也解釋得通為什么天子逼供之時不敢裝填實彈;萬一走火誤傷自己了,就追悔莫及了。
至于她當前的惆悵,也不難理解;好不容易藏下來的人,自己尚未捂熱,幾個月后便要被他人捷足先登了……
叮鐺一聲,暖閣中一個不起眼的鈴鐺突然搖響,遏制住了李云棠發散到九霄云外的思維,小皇帝則面色一正,催促道:
“看這暗訊,應是承乾宮有動靜了,趕緊出去,將宮人們喚進殿內,以免被來人瞧出問題。”
承乾宮為東六宮之一,如今是身為天子嫡母的懿安太后所居之處,她本就因先帝遺詔有了參政議政的權力,發動政變之后黨羽更是遍布朝野,小皇帝不得不對這位嫡母多加防范。
李云棠不敢怠慢,隨即往外傳達圣諭,總算趕在承乾宮所遣之人來前,將殿內的情形恢復如初。
而小皇帝也端坐在了乾清宮“敬天法祖”匾額之下的御座上,隨手取了一冊書,假意觀看起來。
僅僅過了數息,便有一個火者進入殿內稟告,說是懿安太后遣人傳書,正在月華門外侯著。
小皇帝在龍椅上換了個坐姿,輕輕揮手,進來的火者心領神會,躬身退了出去;沒過多久,他便引著一個身穿葵花團領衫的中年太監去而復返。
這中年太監一見了皇帝,便行大禮,口中禮數也是不差分毫,“奴婢叩見皇爺,恭請皇爺圣安?!?
年輕的天子卻毫無反應,足足晾了下跪之人一炷香,才緩緩抬頭,隨口問道:“母后派你來,所為何事?!?
“稟皇爺,”中年太監一面說著,一面將一張黃絹舉過頭頂,“懿安太后修書一封,教奴婢呈請皇爺御覽?!?
“朕收下了,你回去吧?!?
說話的同時,小皇帝朝近前的李云棠使了個眼色;后者立即領會了意思,上前取過了黃絹。
小皇帝接到黃絹所制的帛書后,隨之打開查看,可看著看著,她的臉上怒容漸盛。
再抬眼望去,來傳書中年太監已經不見蹤影,小皇帝只能努力克制怒意,從牙縫中擠出一句:
“全都出去!”
周圍生怕被遷怒的宮娥太監無不從命,趕忙退出;李云棠倒是一動不動,想知道那帛書上到底寫了什么。
退出的宮女太監隨手將殿門一一合上,這座面寬九間、進深五間的巨大宮殿,轉眼之間又只剩下了兩人。
而小皇帝的怒意也終于無法遏制,她一把將帛書擲于金磚地面之上,大聲斥出一句:
“承乾宮主怎敢如此欺我!”
承乾宮主自然指的是懿安太后,小皇帝也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居然連綱常禮儀都不顧,用了如此稱呼。
不過李云棠更好奇的是,小皇帝用居住之地給嫡母起渾號的行為,是不是從南漢高祖劉龑處學來的。
因為那位以“飛龍在天”為名的荒唐皇帝,也說出過類似言論——稱呼后唐莊宗李存勖為洛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