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到自己身體正在被往外拖行,李云棠的嘴里連“容奴婢稟明”之類的敬語,都顧不上說了,直接開口高呼:
“太后,這菜名里的‘開水’二字并非真的是水,而是最高檔的上湯......”
懿安太后像是沒聽見一般,一動不動,倒是坤安公主被勾起了好奇心,小湊到母親耳邊,小聲建議聽完了再罰也不遲。
對于公主的話,太后雖未出聲同意,但表情卻像是默許了此事,門口兩個拖人太監的動作也停了下來;而坤安公主則向前邁了一步,催促道:
“快說,要是說地不滿意,便把你縛在木樁之上,做個活人箭靶!”
李云棠剛剛對這個公主生出的些許感激,瞬間被這句話驅趕地一絲不剩,他略微調整了下氣息后,解釋道:
“稟太后,這湯是由母雞、母鴨、火腿、干貝、肘子等上料吊制,鮮美無比;
之所以名叫‘開水’,是因為湯吊得好,香味濃郁卻亮如清水。”
說完,他怕太后還不信,又補了一句:
“皇爺曾說,太后不喜油膩,又對淡而無味素食提不起興趣;而奴婢尋得這道菜,吃在嘴里清香爽口,回味還有著濃郁的香氣,正是......”
“既然你尋得了菜,那自然有做菜的館樓。”
懿安太后徑直打斷李云棠的后半句話,并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所在:
“說說罷,是京師中的哪一家,此番言語是真是假,哀家遣人一問便知。”
“拖了半天,終于還是繞回這個問題了。
不過拖延的時間,應該是夠了吧?”
李云棠自然是不指望,此番給太后找下飯菜的說辭,能夠糊弄眼前這個精明的女人;嘴里編出這么多故事,目的無非是盡可能延緩她派人出去的時間。
因為他在等小皇帝,發現自己被囚禁的事實。
小皇帝在李云棠出宮之前,曾特意囑咐過:必須申時結束之前回宮,不然就把他留在皇城直房內的太監衣服丟了,讓這個假太監在宮城外凍一晚上。
這話確實有些孩子氣,李云棠被扔了太監的衣服,也不會進不了宮。
但是真過了申時,小皇帝還見不到人,必然首先會派人去筒子河邊的直房看看,檢查下屋子里的衣服有沒有被換過。
如果衣服被動過了,而李云棠人卻不見蹤影,小皇帝就是反應再慢,也能嗅出些不尋常的意味。
再說李云棠被帶走之時,幾個守門的太監看得是一清二楚;但這些卑微的火者,一來不知道李云棠身份,二來認得承乾宮的人,便不敢對此事置喙。
不然傳到太后的耳中,知道這幾個卑賤的太監背后嚼舌根,那他們就要吃不了、兜著走!
但若是小皇帝發現人不見了,事情性質又不一樣了,一封口諭下去,自然能在三個宮門處,拷問出有人被脅迫去了承乾宮;結合李云棠離奇消失,不難得出其被太后擄走的結論。
而李云棠入宮城之前,曾在日晷上瞧見,時辰正好是申時過半,距離跟小皇帝約定的時間,大概還剩半個時辰。
此外,他還要把小皇帝反應過來、并得出自己所在之處的時間,給計算在內;綜合算下來,爭取六刻鐘(1.5小時)的時間比較妥當。
李云棠知道光靠一張嘴皮子,斷然無法在懿安太后面前堅持那么久;時間一長,那女人必然要動刑。
所以,讓生性謹慎的懿安太后主動提出出宮探驗,便成了他拖延時間最主要的手段。
如此一來,李云棠便要考慮讓太后派人去哪里驗證,太近則時間太短,太遠則不夠合理;以及為這個地點編出一個,合情合理的前因。
思前想后,他合理能跑到最遠的地方,便是外城,而外城最多的便是食肆酒家;那么編出尋找美食,就經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