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是如何跟天子一系的襄城王扯上瓜葛的?
再說坤安公主這邊,亦沒有再賣關子,薄唇微動之下,低聲拋出了一個消息,霎時間將李云棠驚地背脊發涼:
“母后昨日單獨召我,說是有意為我安排婚事,而結親的對象,母后屬意襄城王的嫡孫;
父皇尸骨未寒,母后怎么便提起這種事情……”
天子在軍中的心腹,若是娶了太后的女兒,那情形對小皇帝而言,可謂是危若累卵了!
但仔細一想,李云棠很快就思忖出了不對的地方;這兩方之間,雖不能說是勢同水火,那也能稱得上是老死不相往來。
襄城王雖然同是勛貴,但與榆國公高氏、夔國公李氏這些開國勛貴不同,這位郡王,乃是新晉勛貴中的代表性人物。
高宗朝的一眾新晉勛貴,認為開國元勛之后,都是依靠先輩蔭蔽,才能居于國家之高位;而開國諸國公、侯伯之后,則認為這些新晉的勛貴阻擋了他們升遷的路線。
二者間的分歧與矛盾,不比文臣與勛貴之間的少。
甚至可以說,以襄城王為首的一干新晉勛貴,就是高宗皇帝扶持起來,用以制衡甚至取代老牌勛貴的棋子。
不然開國六位國公,也不會在高宗朝時,只剩了忠貞營一系的榆國公、夔國公;剩下四位西軍系的國公,都因各種各樣的原因,被除了爵位。
“你在想些什么?”
李嬋見李云棠半天不發一言,忍不住喊出了聲,接著用右手搖了搖李云棠左肩,催促道:
“我從母后口中聽說,你是個機靈的小鬼,可有什么主意讓我擺脫此事?
他們家的孫子,生地又肥又丑,我才不……”
不說公主本人有什么意見,小皇帝定然是極力反對這門親事的,李云棠出于兩個考慮,亦是反對。
被這么一喊,他突然覺得,這公主也不是笨人;她弄清楚自己心里的訴求后,很快便找到了跟自己利益一致的皇帝一方,并出言請求。
想到這里,李云棠突然覺得這是一步蠢旗,一門皇帝、男方家里、女方當事人都反對的親事,提出來有什么用?
但隨后,他突然感覺這是個毒計!
這婚事成與不成,根本都不重要,關鍵是在賜婚之時,岳儉行對婚事的反應。
太后提出結親,岳儉行縱使一千個一萬個不愿意,也不可能絲毫不給面子的拒絕。
這位襄城王只要做了猶豫,小皇帝很可能心中就會生出芥蒂;畢竟這關乎皇帝的性命,絕不能掉以輕心;而懿安太后,就是想要君臣相疑!
小皇帝的婚事是早已定好的,并且關乎國本,提前考慮倒也無可厚非;但這太后,在先帝尸骨未寒之際,就通過女兒的婚事算計皇帝,可謂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