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義被押解回京的當天,榮王就進了宮。
章太后是在含章殿見得他。
這也算是個意外。
以往章太后見朝臣,哪怕是見升王他們幾個,從不在含章。
眉壽引著榮王進了殿中去的時候,章太后剛點完了一盞茶。
正巧他來,章太后都沒等他請安問禮,招手叫他:“你來得巧, 可見也是個有口福的,孤這些年總是忙碌著,朝廷里的事情繁多丟不開手,再沒這個心思伺弄一盞功夫茶,今兒有興致,才點了一盞呢, 可巧你就來了。”
她一面說著, 一面把茶盞往榮王面前推了推:“孤從前最不愛功夫茶,覺著浪費時間, 虛耗光陰,太費事兒。
可是先帝是最能耐得住性子的,慣愛伺弄這些功夫茶的。
所以孤后來慢慢的,也就擺弄起這些來。”
她一面失笑搖頭,一面繼續往下說:“其實還是覺得費事兒,你說人活這一輩子,哪有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竟然都虛耗在這些事情上面。
偏偏孤還知道,不光是咱們金陵城中,哪怕是外阜的那些士族高門里,多少人拿這些事情來做文章。
說是上了門第,這些附庸風雅之事便是另外一種說法。
孤實在難以理解。
當年先帝還在的時候,也不知多少次同孤說起這些。
每每都是各執一詞,好幾回差點兒吵起來。
先帝脾氣好,大多時候都讓著孤, 大約是覺得為了這些小事沒那個必要。
所以后來孤又想著,先帝屢屢想讓,孤也總不能一直叫先帝來讓著孤,這才下了決心想著要學一學這些事情。
這些年下來,孤偶爾閑下來的時候做一做這些事情,會想起先帝,也是另外一種感受。
又不免慶幸,想來當年跟著先帝學了這些事情也不是全然沒有好處。
至少現在還能靠著這些,想起先帝昔年手把手教導孤的時候是個什么樣的場景。
人老了,總是會懷念起從前的許多事情。
百忙之中,也是一點慰藉。”
榮王還沒有開口說半個字出來,章太后已然洋洋灑灑說了這么一大摞的話。
這其實就是拿這些所謂的前塵往事在堵他的嘴。
章太后垂簾聽政,前前后后加起來都快十年了,當初先帝還在,她做中宮皇后的時候,雖然是不直接出面干預朝政,但朝堂政務先帝都會跟她商議。
要這么算下來,實際上章太后已經知道他今天進宮是因為什么。
明明回稟的朝堂事情,卻在含章見他。
而且所說之事,與先帝多多少少還有些關系。
張明義是先帝朝科舉入仕之人, 也是在先帝朝被他舉薦著平步青云, 他更是因為此事而得先帝夸贊。
榮王反倒有些拿不準了。
在含章見他似乎是不想讓他開口回稟張明義的事。
可是他才進了門, 連安都還沒有請, 太后洋洋灑灑說起有關于先帝的這么多事,又似乎是想讓他繼續說下去,把有關于張明義的事情回稟清楚的。
榮王猶豫了很久,才去端那杯茶。
其實飲下去一口,手藝確實是好。
先帝教得好。
不過他沒法說什么。
太后的手藝好不好,哪里是他能評價的。
說得好像是恭維,說得不好又是置喙。
最好的法子就是默不吭聲的不說話。
榮王淺淺飲下一口之后,茶盞又被放到了手邊的桌案上去,然后才抬眼看向章太后方向去:“太后,臣今日進宮,是來請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