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間趙行從宮里回來的時候,顧氏才離開蜀王府。
趙行又專門讓元福陪著一道,把人好生送回國公府去。
姜莞下午的時候昏昏沉沉,睡了一覺,這會兒精神倒好。
她自從有了身孕之后,每日胃口都好,要吃不少東西。
趙行回屋里去之前都特意到后廚上,親自給她拿了這時辰的糕和參湯。
湯是專門燉給她的藥膳,宮里御醫(yī)開的方子,溫平但補氣,怕她趕路回京氣血有損,一時若看不出,以后月份大了容易出事。
糕是梨花糕和紅棗軟糕。梨花糕放得少,紅棗軟糕也能叫她補氣血,故而放得多。
他端著托盤進門,姜莞還歪在小榻上,四方的桌案就放在腳邊。
趙行也不叫她動手,連長安和長寧都不讓動,親自伺候著,把東西給她放好之后,才托著她坐起來一些,又往她身后墊了幾個軟枕去,好讓她靠的舒服一些。
“如今你倒連這些小事都不叫丫頭們動手了。”
“正是這話了,有我伺候王妃呢,很是用不著她們。”
他話音落下,也不湊在姜莞身旁,往小案對面坐過去后,才問長安與長寧:“既用不著你們了,還不退下去,杵在這兒好看?”
長安和長寧兩個掩唇笑著,掖著手蹲身下去見完了禮,順便收了托盤就退了出去不提。
姜莞拿了塊兒紅棗軟糕,吃了半個:“阿娘同我說起大兄的婚事來著。”
趙行眼皮一跳,先問她:“看上了誰家女郎?”
“弘農(nóng)楊氏,說是阿耶已經(jīng)寫好了書信,就等著咱們回京,告訴我一聲,也同二兄知會過,便派人送信到弘農(nóng)去了的。”
趙行卻不解:“與你說也就算了,怎么還要知會你二兄?”
“為著寧寧啊。”
姜莞手上的那塊兒糕已經(jīng)吃完。
她吃得快,引得趙行蹙眉:“你這吃的也太快了吧?一會兒吃撐了肚子脹,再鬧不舒服。”
姜莞搖著頭說不會:“我如今是雙身子,一個人吃,養(yǎng)兩個人,你瞧我吃得快,肚子里這個還嫌我吃得慢呢。”
她一面說,一面又去拿新的糕。
趙行本來想攔下的,想了想還是沒動手,只把方才的話接過來:“那意思岳母是打算連你二兄的婚事也一并定下來了?”
“大概吧。阿娘的意思是寧寧年紀也大了,再過幾個月,登門求娶的怕踏破周家門檻,回頭就輪不著他了。”
姜莞笑的無奈:“所以先把大兄的婚事定下,問過二兄自己的意思,阿娘說了,他要還是支支吾吾的遮掩,就不再管他,寧寧要是真的許配給了別家,阿娘也不管。
他要大大方方承認了,弘農(nóng)那邊不等有回信,就可先到周家去說一說。
畢竟交情不一樣嘛。
咱們這叫近水樓臺先得月。
橫豎先與盧夫人說清楚,最起碼先私下里把寧寧給定下來,絕了別家的心思。
等到大兄的婚事敲定之后,再正式到周家去下聘也就是了。”
趙行忽而又慶幸。
是替姜元瞻。
說起來大家一起長大,情分自然不同。
姜元瞻能夠娶到心儀的女郎,他也愿意見的。
再說了,姜元瞻能夠得償所愿,珠珠也會為他而高興。
所以他才覺得慶幸。
幸而在溧陽縣時,他因不想見珠珠懷著身孕為姜元瞻操心而規(guī)勸他一場。
否則那個犟脾氣的悶葫蘆,只怕岳母問到他臉上,他都未必承認。
姜莞是見他笑起來,才咦了一聲問他:“你笑什么?”
趙行哦了兩聲:“沒什么,只是覺得盛京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