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一旁依靠在|床|頭的方老頭稍微冷靜一些,客觀的斥責了閨女:
“青青,你這傻丫頭,你這是掏空婆家貼補娘家。
傻孩子,哪怕女婿是好心你也不能全部都接受了啊,你們這才剛成親想讓她們家人以后怎么看你?”
結果方青青傻乎乎的接了一句:“可是,這是三郎讓我悄悄帶回來的,他家里人都不知道啊。”
得,這下別說劉氏,方老頭都有點心塞了。
劉氏更是有點后怕,她是不是不該這么急著就讓小閨女做了沖喜新娘啊?
主要是青青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他們原本想多留她兩年,上頭哥哥嫂嫂們又一貫疼愛著。
所以許多事情都還沒有教她,其實村子里跟她差不多的姑娘都已經許了人家,家里人會教她懂事教她做事。
唯有自己的閨女,一直都是被哥哥嫂子們讓著的。
此刻聽她這孩子氣的話語,劉氏就更擔心了。
這姑娘家嫁人以后日子可沒有那么的好過,要伺候公婆還要處理好妯娌姑嫂之間的關系,像她閨女這么心善又心直口快的在婆家很容易就得罪人啊。
豈料,方青青卻是接著說道:“爹、娘,你們放心,我沒那么傻的。”
方青青就告訴她爹娘,主要也是因為難得三郎陪她回來一次,所以有點好東西就先帶回來了。
雖然三郎說了以后讀書每個月休假會陪她回娘家,但是吧,每次才那么兩三天的假期,肯定是要多待在家里伺候公婆。
“青青有幸,嫁的不遠,可我也知道姑娘家的嫁人了以后還經常跑回娘家的不好。”
別說她公婆妯娌,就是娘家這邊的嫂嫂們,也不一定高興經常看到她呢。
“娘,這棉布有不少,你和爹娘還有哥哥嫂子們一人做套衣服都是足夠的。”
這也是她有意為之的,如果只是拿些吃食或者只孝順爹娘,怕也是不夠的。
干脆的,一次性的將人都給震住。
方青青有原主的記憶,自然知道自打方老頭摔斷了腿之后在家里說話就沒有那么的權威了。
看起來方家是還沒有分家,可是三個哥哥成家多年,四哥也快娶媳婦了。
都各自有自己的小算盤,先顧著小家,顧著自己的媳婦孩子。
至于說爹娘——
幾個哥哥當然是好的,方青青不相信的是她嫂子們的人品。
呃,當然了,大嫂除外。
而劉氏也看出來了,這匹布是真的不少,節省一點甚至孩子們也可以裁制新衣服了。
這才發現,閨女是真的長大懂事了。
高興的同時,有些心酸,如果不是吃過了苦頭又怎么會突然之間懂事起來?
果然的,近晌午的時候方二嫂方三嫂都回來了,首先看到給孩子們的吃食就很高興。
特別是知道可以做新衣服了,個個臉上開了花。
要知道,農家人自己家里哪怕織了布也要拿出去換錢的,她們都還是成親的時候穿了一身新衣裳。
結果這么多年來,第一個拿布回來給她們做新衣服的居然是小姑子?
心里當然是感動的,特別是方大嫂,一邊抹眼淚一邊說道:“傻青青,這布你自己留著多好,以后有了孩子也都是需要的。”
方青青特別豪爽的一揮手,“沒事,以后還會有的,我對我的相公有信心。”
方大嫂一滯,后面勸說的話語倒是說不出口了,卻是笑罵了一句:“孩子氣,這樣的話在外面可不能亂說。”
趁機,劉氏也教育了她們,這事不能到外面去亂傳。
因為她也說了,這可是閨女心疼幾個嫂子特意帶回來的,他們那邊公婆妯娌都沒有的。
方家的兒子兒媳婦們紛紛點頭,這點道理還是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