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男主的錦鯉妻
這會兒,大部分人都下意識地忘記了,方青青是沖喜新娘。
那個時候黎三郎已經是病入膏肓接連看了幾個大夫都說他不行了,一開始老方家答應了親事的時候村里的好幾個小娘子還都同情著方青青。
眼看著她過門就要守活寡了,多可憐啊……
一轉眼,走了狗屎運的方青青現在過得日子那個好啊,愣是讓人刮目相看。
黎三郎和方青青一前一后的走著,哪怕他們是名正言順的新婚夫婦,可是民風如此斷然不可能像上輩子方青青所見到的夫妻或者情侶那樣當中擁抱或者牽手什么的。
方青青落后黎三郎一步走在后面,不過她有注意到,秀才郎走得很慢僅僅只是比她往前了半個身位而已。
兩個人邊走路邊說話,年前黎三郎去拜訪夫子的時候剛好發生了一件事,他覺得首先應該跟媳婦商量所以回來之后沒有跟爹娘講過。
可是年三十晚上也不是講那件事的好時機,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在外面先跟媳婦商量妥當了回去之后就可以直接告訴爹娘了。
“夫子推薦我過完年之后去府學試試,院試的時候我考中了頭名案首,去了府學可以不通過破格錄取的。
在府學讀書肯定比在縣城里的學館要好,而且對我參加鄉試也是有好處的,青青你覺得如何呢?”
所謂的科舉考試具體內容要求什么的,其實方青青也都只是一知半解,以往也只是在電視小說中知道中舉中狀元等等。
真正中間讀書的過程,她其實知道的不多。
卻是沒有想到,這件事黎三郎會跟她商量。
不過既然是他的夫子提出來的,而且在原書中也確實寫到過,黎三郎是在府學讀書然后中舉的。
所以,她只是說道:“三郎哥哥,你好好的去讀書就行了,我和爹娘都不需要你操心太多的。”
無非也就是,秀才郎在縣城的時候,方青青還可以找借口給他送飯。
雖然明面上他休假的時間不多,兩個人也可以經常見面的。
如果他去了府城,按照現在車馬的速度進程,他們絕對會變成一年大概能相會一次的牛郎織女了。
忽然的,方青青心里也有點不是滋味了。
不過她知道,做人目光不能太短淺,黎三郎有學問也有著大志向。
好男兒志在四方,未來的狀元郎,又怎么能一直將他拘在這一方寸的小地方?
停頓了一下,黎三郎才說道:
“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不想看我出遠門,我也很無奈。青青,你要知道,光憑著現在我秀才的身份還無法給爹娘和你帶來榮耀。
唯有現在下功夫苦讀,中舉以后,才能想法子讓你們日子都過得好一些。”
雖然最開始夫子給黎三郎取大名的時候,寓意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不過這個時候的黎三郎或者說是還年輕或者說是眼界問題吧,還沒有想的那么高遠,最開始想要去考科舉的目的也只是為了讓生活可以更好一些。
其實方青青覺得她一個人住一屋反而是更好,而且如果她想要改變書中原主的下場,光是逃過了那一場生死意外還不夠。
說句老實話,哪怕現在看起來黎三郎人品還不錯,可是這世上能夠共苦卻不能同甘的人太多了。
財帛動人心,誰又能保證以后黎三郎不會做陳世美?
所以,她現在必須努力的給自己積攢資本,另外和黎家人搞好關系。
哪怕最后中狀元的黎三郎依舊是要迎娶高門貴女,到時候她自己也有錢有勢可以不靠男人生活,這樣的狀態才是最好的。
哼,如果最終狗男人做了陳世美,她也就沒必要浪費積分給他買救命藥丸了。
忽然的,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