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男主的錦鯉妻
這一天晚上,一大家子在用過晚食之后沒有早早地各自洗漱回房睡覺,而是全部一起圍坐在堂屋的大圓桌前面。
老黎家慣例如此,雖然一般沒什么大事有的話也都是黎老頭黎母拿了主意,幾個兒子閨女都只能是聽從父母的命令。
好歹,明面上也要大家商量著來是不是?
三郎能夠去府學讀書,別說是黎父黎母,就是黎大郎黎二郎兩家人也都十分的高興。
就是,黎二嫂心思重一些,擔憂的東西也就多一些。
“娘,就是那個,三弟要是去省城讀書每日里花用是不是就要大許多?”
這些年家里的銀錢基本上都是供黎三郎讀書娶媳婦花完了,這還是年前三弟媳婦想出來的好主意,他們各自去縣城擺攤而爹娘并沒有把那些錢全部收繳充公。
好歹,黎大嫂黎二嫂手上都捏了一些私房錢,也都各自有著小打算。
不說小一些的三毛四毛,大毛二毛可都是跟三郎差不多的年紀,也都可以開始相看。
就是妞妞,也是時候給她找個合適的人家了。
畢竟三郎已經是秀才郎且說不定還可以中舉,現在黎大嫂黎二嫂心氣都比以前高了,無論是兒媳婦還說女婿都想說一個好的。
這無論是娶妻還是嫁女兒,手上不都得捏著銀錢?
就因為三郎考中了案首頭名每個月都可以領錢還有祿米,加上他們自己也可以掙點小錢了,所以黎大嫂黎二嫂的心思才跟著大了。
可如果三郎換成了去府學讀書,那還每個月可以領錢嗎?
需要自己交束脩嗎?
省城那邊的開銷肯定要大一些,花費也會多一些,那以后家里賺了錢大概就不會再讓她們留著了。
好不容易高高興興的過了個年,咋事情又變了?
黎大嫂黎二嫂對視一眼,心中都開始有了不好的預感。
不過黎大嫂一貫沉穩,索性黎二嫂做了出頭鳥搶先把這話問出來了。
黎三郎一貫聰明,除了在對待媳婦的問題上略微笨了一下,其他事情都是一點即通。
所以他馬上跟家里人解釋,是夫子推薦他去府學的,不用交束脩而且每個月照樣會發東西且比縣學這邊還要多些。
除了祿米和銀錢,文房四寶筆墨紙硯,甚至衣服鞋襪都是有發的。
“這些還都只是其次,秋闈就是在省城舉行的,先去府學讀書熟悉環境而且可以多認識一些人對我考試都是有幫助的。
再則,到了省城我也可以抄書,那邊給的價錢比在縣城要高許多呢?!?
黎三郎細細地解釋了一番,是夫子推薦他去的,又說了以前在那邊上過學的學兄的情況。
總之一句話,概括起來就是:
“在府學讀書不會比在縣里的學館開銷大,我自己也可以掙錢,關鍵是在那里可以學得更好。”
關于這個問題,其實之前母子二人已經討論過了,對此石氏倒是不太擔心。
不過嘛,她看了黎二嫂一眼,看來老二家的心思又歪了必須要敲打一番了。
明面上石氏卻不會當著一家人的面說這些,現在他們就是一個大家庭,沒有分家的話做什么事都要顧忌著“家和萬事”。
所以石氏還是對著黎三郎說道:“才開春,天氣還是有點冷,身體要緊三郎也不要太拼了?!?
又故意當著另外兩個兒子的面說道:“三郎啊,你看你大哥二哥供你讀書不容易,這份恩情你要記在心里的?!?
“兒子曉得。”黎三郎回道。
又轉過身對著黎大郎黎二郎作揖:“大哥二哥辛苦了,小弟一定會更好的讀書,爭取將來出息大一些可以多幫襯家里?!?
黎大郎黎二郎連連擺手,搶著說道:“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