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男主的錦鯉妻
方青青喜歡的餃子,餡料是七分肉加上三分菜混合在一起的,葷素搭配吃起來可香了。
不過畢竟肉貴,老方家又是在人多一鍋都還不夠吃,所以調餡料的時候方大嫂加了許多的白菜韭菜的。
趁著家里人沒在意,方青青滴了一些麻油進去,這樣調制出來的餡料才會更加的鮮美。
而搟餃子用的當然也不全部是精細糧的白面,方青青一對比,就發現她在系統商城里購買的面粉要更加的白凈細致。
說是小姑子回來特意包給她吃的,但是方大嫂也心疼家里人,知道老四割回來的那塊肉剁碎了拌餡其實也沒多少的。
所以她加了許多的白菜,肉少一些,同樣的揉面的粉里也摻了許多的雜糧。
這樣包出來的餃子就多一些,好歹家里人都可以嘗嘗。
作為大嫂,進門都十多年了,方大嫂一直都是劉氏最最稱心滿意的兒媳婦。
人老實聽話埋頭苦干,這樁親事一直都是劉氏最為得意的代表作。
說親的時候,其實左鄰右舍親朋友好友都看不上方大嫂,上門的媒人提了好幾個方大嫂娘家條件反而是最差的。
遠在山里,沒什么土地糧食作物少,主要是靠打獵標準的天生天養。
而老方家有四個兒子且都養大了,外面的人可都是十分羨慕方老頭方母的會生養。
四個兒子長成了那可都是勞動力,家里條件自然是不差,那個時候整個紅橋村也就會木工手藝的黎老頭和兒子多生養的好的方老頭最讓人羨慕了。
黎老頭家的三郎身體不好,原本看起來還要比方家差一些的。
只是因為黎三郎會讀書,漸漸地才超越了方家,成為了紅橋村的一枝獨秀。
又后來,方老頭摔斷了腿,事情才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方家反而是十分的貧困清苦了。
老黎家的崛起卻是說明了,家里有孩子腦子聰明會讀書的好處啊。
現在黎三郎還只是考上了秀才,只等著他中舉以后還能再進一步,到那時候黎家就不再是簡單的農家了。
成為了耕讀之家,整個家族的名譽地位都可以跟著提升了。
沒看到黎三郎重病的時候,黎氏一族的族長都跟著焦急萬分,爾后對旺夫的方家閨女也是夸贊不已。
連帶的,在村里,黎氏的族人對著方家人態度都好了許多。
方大嫂也是心疼家里其他人的,所以想要多包一些餃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實在是灶房里就這幾樣東西,拿不出手。
嘆了口氣,方大嫂還是決定去菜地里轉一圈,到時候可以讓小姑子吃餃子好歹有些油水家里其他人哪怕是跟著吃一些雜糧粑也是好的。
就在方大嫂出去的空檔,方青青從里面里面拿出來一斤的白面粉倒入大盆子里,和剛才大嫂和的面一起混雜了。
不敢多加,不過她將這些攪合了拌勻之后再添水揉面,乍一看倒是不顯。
方大嫂卻是干慣了灶房里活計的,從外面又扯了一把韭菜加一把蔥,進來之后就發現不對勁。
她仔細的瞅了瞅大盆子,“青青,這個面,怎么感覺變多了?”
“沒有啊。”說話的時候方青青一臉的自然:“大嫂,你不是在醒面?面團變大了很正常啊。
正常嗎?
就算醒面面團大一點也不會多這么多吧,而且剛才出去之前,她有和好面已經開始醒面了嗎?
方大嫂也只是疑惑了幾秒鐘馬上不再糾結這個問題了,面團大一些還不好,家里人都可以多吃一些呢。
餡料是劉氏親自調和的,需要用到油啊肉這些東西,都是她這個當家人親自出手的。
卻是按照青青的要求,把肥肉和肉皮都給切下來了,剩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