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樂壇,八十年代,粵語歌出過三王三后,國語歌卻只有三王一后。
邁入九十年代,國語歌誕生了四王三后,粵語歌卻只有兩王,其中趙傳雄從95年起,便是沒有再出過粵語專輯。
當今粵語歌天王,只剩下了黎杰,而最近兩張專輯,銷量都是在150萬至雙白金之間,對于超一線來說,雙白金是合格線,合格線以下,代表了人氣下滑。
與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相反,音樂圈是上層建筑決定下層基礎。
超一線范疇,國語歌優勢明顯,下頭的一線,二線,天平傾斜度只會更盛。
十幾名一線頂流,只有一名純粹的粵語歌手,另有一名國粵語兼顧,其他的清一色都是國語歌手。
而一線,二線當中,國語歌手占七成,國粵語兼顧占一成,粵語歌手僅為一成半。
粵語歌的衰落,由此可見!
想要扭轉頹勢,想要重現昔年光輝,首要就是誕生強勢的天王或天后,在超一線層次與國語歌手形成競爭,起到一個領銜的作用。
何靜蕓的異軍突起,對圈內粵語歌手,以及旗下以粵語歌手為主的唱片公司來說,猶如大旱望甘霖。
歌迷,尤其是廣市,港島,寶島幾地的歌迷,國粵語并重的緣故,內心有著一份對粵語歌的緬懷,同樣是期盼已久。
是以,何靜蕓突然宣布,《千千闕歌》這張專輯為粵語歌收官之作,圈內圈外的震動有多大,可想而知。
華格唱片下至普通職員的辦公區,上至總經理辦公室,電話都被打爆了。
繼而,方瓊的拷機也被打爆了,光是一個個電話回過去,就用了個把小時。
與齊總監通完最后一個電話,方瓊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只覺得一個腦袋西瓜大,抬眼看看抱膝坐在床上,神態自若地看電視的何靜蕓,再看看低頭玩著電子游戲,一副入迷樣的虎嘉,無語到了極點。
“總經理助理,兩名副總,市場部總監,齊總...”方瓊嘴里念了一連串的抬頭,然后道:“他們都是一個意思,想讓你...”
何靜蕓截住她的話:“當初我簽約夢立方唱片,憑的是青歌賽冠軍,青歌賽初復決賽,我唱的都是國語歌,我是以國語歌出道的?!?
方瓊苦笑:“話是沒錯,但你的首張單曲大賣,卻是粵語歌,轉會華格唱片對你的定位,即便不是粵語歌手,也是國粵語兼顧?!?
何靜蕓語氣淡然:“方姐,既然已經公宣,我不可能再收回,這對我的名聲不利,等宣傳期結束,替我多接一些商演,價格方面,別太低就成?!?
玩游戲正起勁的虎嘉抬頭道:“靜蕓,你的論文答辯,不是和導師商量著延后到四月份?”
何靜蕓道:“回頭我會給導師打電話,再延遲兩個月,四五兩個月,我要多跑跑商演?!?
虎嘉有些狐疑,欲言又止,最后一搖頭:“隨便你,多跑跑商演也好,我也跟著多賺點錢,爭取年底在京城買套房?!?
方瓊看了她一眼,眼神那叫一個詭異。
一個類似安保的助理,其他工作基本不干,入圈一年,竟然要在首都買房了。
回想當年,她入圈也是助理起步,先后伺候過三名歌手,四年多不到五年,除去日常開銷,總共存下來不到一萬。
這人吶,就怕比,比一比,滿滿的都是淚啊!
不過再一想,虎嘉分五個點,她卻是十五個點,虎嘉能夠買一套房,她就能買三套,心態一下子又平衡了。
又看看何靜蕓,方瓊心中嘆了口氣,何靜蕓態度已明,顯然是下定決心,這張專輯,怕是真的要成為她的粵語歌絕唱了!
......
周三。
隨著何靜蕓公宣收官之作,《千千闕歌》這張專輯在國內各地的銷量均是明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