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原在小福地四靈陣內,一坐便是七天七夜。
是夜,皓月當空,星辰滿天,濃郁的太陰之氣洋溢在天地間。
山巔之上的夜風又冷又猛,狂呼而過,整個山頂一陣鬼哭狼嚎,不過,有一處空地,卻是寂靜無聲,唯有月華流淌。
山壁下的符陣,其內早已沒了青龍白虎等四象,如雷如電的神光業已寂滅,只偶爾迸閃一絲,那氤氳的靈氣云霧也已飄飄忽忽,淡如輕煙。
與只剩一層靈光的落寞符陣相反,端坐陣內,汲取了整個符陣精華的姜原,卻是氣勢如虹。
盈盈如水的月華傾泄而下,自天靈灌入體內,一路蕩入丹田。
嘩啦!
原本只是水霧彌漫,淺湖幽幽的丹田,不知何時,已經浩瀚如海,此時更是大雨如注,潮涌翻騰,一個又一個巨浪接連掀起。
海浪要沖出丹田,化作滔滔洪水,肆虐四方,可惜始終差了一份力,不能沖破丹田屏障!
小福地四靈陣的靈光愈發微弱了,直如風中火燭,飄忽欲滅。
“若是錯過契機,至少再等兩三月!”
姜原一發狠,取出那顆妖將的肉身寶物—玉骨,一把攥住,將其內蘊藏的太陰之氣直接抽空,全灌入體內丹田。
那宛如白玉的骨頭迅速失去光澤,接著腐爛風化,最終風一吹,隨風而逝。
而借著玉骨內積累的妖怪幾十年修為,丹田內的氣海,好似海底的火山齊齊噴發,無盡的海浪沖天而起,頃刻間席卷整個丹田空間。
然后,一個無形的屏障被洶涌巨浪撞開了。
轟!
微弱的四靈符陣直接崩散,姜原身軀一震,緊閉的眼皮劇烈顫動,呼啦,好似大江奔涌,洪水橫流的震響從其體內傳出。
《玄陰洞微經》在體內運轉,孫悟空演練過的修行之法在腦中流轉,姜原心頭沒有絲毫茫然,當即調動心神追逐肆虐“洪水”,將它們導入正常“河道”。
所謂河道,即周天經脈。
姜原要做的,是用洶涌的丹田元氣貫通經脈臟腑,以完成一個行氣周天。
筑基第三步“煉氣通脈返先天”,便是要行氣五臟六腑,周天經脈,然后沖破天地玄關,將后天元氣煉化為先天之氣,洗去塵俗。
簡而言之,先完成周天通脈,再沖玄關,返先天。
行氣通脈的過程,亦是洗髓伐骨的過程,需要將經脈內的沉珂、血肉筋骨間的污垢一點點的除去,從而脫胎換骨。
然而以洗髓伐骨后的清凈之體,沖開天地玄關勾連天地,達成內外一體,后天返先天,完成仙道筑基。
這兩步的修行難點,前者是需要長年累月的水磨功夫,一點點通脈,洗髓。
后者則需要明悟,悟到了,瞬息成就,悟不到,可能就此止步。
而一旦完成仙道筑基,就可算是脫離凡胎,近乎仙體,距離鬼仙道果,只差出陰神。
馬英十五年得鬼仙道果,就能忘乎所以,足以說明修行之艱難。
然而姜原,似乎要成為特例了。
當他凝聚精神,控制住體內奔涌的洪流,將它們緩緩導入經脈時,一般人遇到的經脈沉珂堵塞問題,他完全沒有。
洪流一沖入經脈,那什么十二正經,五臟六腑,奇經八脈,堪稱暢通無阻,一往無前。
與此同時,積郁在姜原體內的一股仙靈之氣,也被這股動靜喚醒,從角落里緩緩飄出,匯入經脈里的狂涌元氣。
剎那間,本就一路狂奔元氣,更是化作一條咆哮巨龍,搖頭擺尾,悶頭沖撞。
驀然,姜原開始身體顫動,面露痛苦,嘴角隱隱有血絲滲出。
卻是那狂暴的元氣,撐的他經脈鼓脹,臟腑之氣亂躥!
“堅持!必須行完通脈!”姜原暗自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