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真人也傳來了口信,說他已將惡龍之事傳給五福太一真君,那位真君答應會出面相助。
總之,四海龍族可以說是,確定無疑的失去了爭奪海中洲龍王神位的資格,據說他們也有了放棄之意。
這樣一來,事情已經明朗,大敖神君再無競爭對手,然而天庭的正式授箓卻遲遲不下來。
據說是龍族還在阻撓拖延。
金沙神府眾人多番商議后,猜測是龍族在醞釀報復,但為了不背上殘害同僚,蔑視天規的罪名,所以極力阻止大敖神君登臨海中洲龍王。
可是都兩三個月了,大敖神君在靈丹妙藥的幫助下,傷勢都已恢復了八九成,龍族的報復卻始終未曾到來。
天箓不降,龍族報復也懸在頭頂,姜原就無法抽身去辦私事,只能老實呆在桃石山,黃牙島也自然是去不成。
當然,姜原是希望龍族徹底放棄報復,永遠不來最好。
站在崖邊,可以望見小水簾洞前的瀑布,瀑布周圍的山林里,數千只猴精肆意撒歡。
一片果林,不時閃爍青木之氣,那是手持靈木拐杖的老猴,在培育猴精們的食物。
還有一團云氣,掠山崗,踏林梢,時而發出啊呃嘶叫,云氣身旁,伴隨著一道玄奇金光,那是五千和金毛鼠。
倆妖的下方,是幾隊披著甲胄,扛著兵刃的猴兵,哼哧哼哧的在山林里穿行,訓練。
望著山嶺見的一個個身影,姜原默默的收起方鼎,暗自期望那龍族能放棄報復,永遠不要來打破這份平和。
但是,可能么?
姜原心下嘆息,眉頭皺了下后,手一伸,一根金色羽毛落入掌心。
這金羽便大敖神君當日,運送金沙神府一眾方士、妖兵遠去千礁海的法器,是碧眼仙君取自身羽毛煉制而成的。
肉體凡胎不得騰云,若要飛行,要么靠符箓,要么只能用攝風法,而這兩樣,說是飛行,其實只能算是神行術。
就將赭黃法衣的御風來說,姜原乘風而起,也頂多到離地三十多丈的高度,而飛行速度,肯定比凡間最快的馬要快上數倍,但遠不及騰云法的一縱百多里。
金沙神府的方士、妖兵,個個都未脫離凡胎,要想把他們一口氣送到千礁海,以大敖神君的法力,遠遠做不到。
所以才請碧眼仙君煉制了這么一樣法器。
金羽吹出的黑云狂風,雖也不及真正的騰云駕霧,但比一般的攝風法,能拿的人更多,飛行速度也更快幾分。
兩個多月前,大敖神君恢復一些,便舉行慶功宴論功行賞,姜原便趁機索要了這件法器。
他想用這法器將老猴他們送出桃石山,躲避即將到來的風波。
但是,當他拿著這金羽毛去找老猴,道出想法時,卻遭到了老猴的拒絕。
老猴的理由是,若是一聽桃石山有難,姜原便送他們離開,大敖神君三兄妹即便面上不說,心里也一定對姜原生出嫌隙。
雖然姜原說他并不在乎,可老猴堅持。
姜原知道,老猴對他有愧,不想拖累到姜原,最終他還是沒能勸服老猴。
嗖,一道風聲落到山頂,卻是個紅嘴藍羽的翠鳥。
姜原收起金羽毛,扭頭看向那大敖神君的信使,開口問道:“可是神君有事?”
又見那撲騰翅膀的翠鳥滿臉喜色,便加了句:“有喜事?”
翠鳥笑呵呵的叫道:“馬英仙長送來了東陽真人的手信,說是神君的授箓奏表已送入靈霄寶殿批示,近日就會有天官下界,讓神君準備迎接。”
“當真?”
姜原大喜,心頭的一塊大石終于落地,只要大敖神君有龍王神位在身,那龍族必然要顧忌天庭,不能再大肆報復。
欣喜過后,姜原又有些疑惑為何龍族沒有行動。
翠鳥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