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的都這樣,尤其是離婚女人,內心里有著對孩子的愧疚。
兒子是她的骨肉,也是爺爺奶奶的命根子。
離婚時她就想過,自己舍不得兒子,公公婆婆更舍不得孫子。兩個老人對自己不爭氣的兒子已經放棄,甚至是不管不問。但對這唯一的孫子卻不能割舍,孫子要是跟著媽媽走了,無疑要了老兩口的命。
婆婆留著眼淚說把孩子留下吧,他們老兩口身體還行,能養活孫子,至少能照顧到大學畢業。等大學畢業孫子也成人了,到時候是去找他媽還是咋著都行,但是現在別帶走。
公公沒說話,眼圈紅紅的,舍不得大孫子呀。
他們舍不得,當媽的就舍得?
孩子打小跟著自己,一天都沒離開過,現在離開,等于拿刀子剜身上的肉呀。
兒子舍不得媽媽,也舍不得爺爺奶奶。
十五歲的孩子不得不在少年時代做出人生中的選擇,這選擇有些殘酷,但不得不做。
懂事的孩子選擇了爺爺奶奶。
知道媽媽離婚后帶著自己生活會很艱難,不想給親愛的媽媽增加負擔。
跟著爺爺奶奶,還可以和媽媽見面。
到啥時候母子連心,媽就是媽,一輩子改不了。
兒子很優秀,一切都好。
并且長高了,看上去像個大人。
仿佛父母的離婚讓孩子突然間成熟起來,雅茹站在兒子跟前有一種被保護的安全感,這是之前所沒有的。
兒子的學習成績很好,在班里名列前茅。轉年就該讀高中了,兒子說上了高中好好學習,一定考上大學。等大學畢業有了工作就把她接過去,不叫她再打工,掙錢養活媽媽。
看著兒子心里高興,聽兒子的話感到欣慰,眼里熱熱的,充滿了欣慰和激動的淚水。
懂事的孩子。
回家的時候母親說要是碰著合適的再找一個,總不能一個人過。父親沒說什么,但看得出和母親是一個意思。
她理解父母的心情。不管多大,在父母面前還都是孩子,他們和自己一樣疼愛、牽掛、掂心著孩子。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天下父母沒有不為兒女操心的,人之常情,亦是親情。
如果說有一天在外面不行了,能守候在身邊的指定是自己的父母。他們就是用平板車也會把自己拉回家中,媽媽說別怕孩子,有媽呢;爸爸說別怕孩子,有爸呢
再找一個,雅茹不是沒想過,只是這念頭剛一產生就被掐死了。
不是說不想,而是現在還不想想。
十五年守活寡般的婚姻讓她對家庭生活失去了信心,甚至沒任何概念。這十五年一直和兒子過,丈夫只是一個代名詞,在外人看來是一家人而已。
如今離婚了,實際上只是不再和心愛的兒子一起生活,其他的沒啥改變。
十五年沒有感情的婚姻生活,讓她對婚姻和家庭沒了渴望,平靜的生活是她現階段所需要的。
這個善良的女人現在想的是先這樣過著,讓自己平靜一下,甚至有一種解脫后的輕松。
看過第一部的應該知道,雅茹是一個善良、聰明、賢惠的姑娘。那時她歲數小,對愛情的認知是朦朧的,還不敢為自己的感情做出決定,是十足聽話的乖乖女。
在她的人生中對愛情的記憶似乎只停留在和老譚的戀愛上。
回過頭來追溯以往的過去,我們不禁為她和老譚的愛情惋惜。對兩個人來說那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往往第一次都是最真最純最美的,也是記憶最深的。
我們只能說她那時年輕,沒有主見。心中愛著老譚,對家里給安排的婚姻又不敢反抗。從小到大一切都是爸媽安排的,婚姻也就順從了。
是的,她和那個后來叫丈夫的男人幾乎沒有戀愛。和當時很多被父母安排相親的農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