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嘴唇是活肉,縫上就沒啥事,也不會做疤。
大夫也保證說不會留下疤痕,就是縫完后的幾天吃飯有些費勁兒。
人家好說話,咱們也不能裝糊涂。林燕交了住院費,請了護理。艷華出面和家長談,私下解決,給了三萬賠償。
一共花了五萬塊錢,這事解決了。
現在孩子已經出院,啥事沒有了。
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老譚懸著的心放下,但還是有些生氣——沒人打電話告訴他。同時覺著兒子這架打的對,誰叫說沒爸爸了,該打。
但不該出手如此之重,踢兩下屁股就得了。
“他說你沒爸爸不對,但你不該動手。”老譚嚴肅的對兒子說。
“我是不該動手,但誰叫他說我沒爸了,我有爸。”家恒小聲嘟囔。
“你也沒看看你體格多大,人家能架得住你打?”老譚說。
“我班還有比我體格好的呢”
老譚沒再說啥,兒子已經四年級了,沒去開過一次家長會,這個爹當的不合格,心里愧疚。
兒子已經夠懂事了,何況打架的理由還叫自己這個當爹的心里熱乎,能再說啥呢?教訓嗎?
該教訓的是自己,學學怎么當爹。
晚上,老譚做了一桌子菜,有兒子愛吃的鍋包肉、小雞燉蘑菇,還有林燕愛吃的肉炒蒜薹,清炒土豆絲。
一家三口坐在一起開開心心的過元旦,迎新年。
在飯桌上老譚問兒子:“家恒,學習咋樣?”
“還行吧——”家恒拉著長聲回答。
“還行啥意思?”
“還行就是還行唄,前十,年部組。”
“前十還行。”老譚有些滿足,然后問:“球打的咋樣?”
“還行——”
“喜歡不?”
“喜歡。”
“但別耽誤學習。”
“嗯爸,我準備考三十三中,那里有籃球班,咱們省在國家隊打球的好幾個都是三十三中畢業的。”家恒說。
“你準備專業打籃球?”老譚問。
“我想但身高不行,我去三十三能進校隊,打得好的話可以走特長,到高中我再重新選,考大學也走特長,當不了運動員可以當裁判,教練也行。”家恒說的頭頭是道。
“你才十一。”老譚說。
“可以考慮了,教練說我能上三十三。”
老譚看了眼林燕,問:“你同意呀?”
“兒子喜歡就上唄。”林燕漫不經心的說,緊接著道:“這些年你也沒管過,現在管啥?”
“我是他爹。”老譚道。
“哼!沒看出來。”林燕說。
大過節的,老譚不想爭吵,也就沒搭理林燕,對兒子說:“打球可苦呀,容易受傷,再說籃球是巨人職業,你得有心理準備。”
“沒事,我能堅持。”家恒說。
“但學習不能耽誤,考大學走特長也看文化課。”
“知道,我學習還行。”
“爸爸不干涉你,你現在才四年級,還有兩年多畢業,先別急,等畢業的時候再決定也行。”
“嗯但我上三十三中是一定的。”
老譚看著兒子,有種錯覺,感覺這小子長大了,有些像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