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道。
萬軍眼前有了畫面。
“春、夏、秋是農家樂生態旅游,冬天是雪鄉滑雪場,一年四季都不閑著關鍵是策劃好,一定找個專業人士。還有,農家樂在咱們北方少,還不成熟。南方多,尤其成都那塊兒整的好,你可以去考察考察。”
王淑蘭把萬軍的心說活了,說:“王姐,干脆你策劃得了。”
“看我說行,策劃干不了,那得專業人哎,對了,還真有個能策劃的?!?
“誰?你認識?”萬軍馬上問。
“我們老總,老譚,你倆還親戚呢,曉梅的小叔,你們北票人。”王淑蘭說。
萬軍和老譚沒見過面,但聽說過。
“聽曉梅說過,他有時間嗎?”萬軍問。
“不敢保證,我打電話問問。”
王淑蘭把電話拿出來要打,轉而又放下了,對萬軍說:“你叫曉梅跟他說,她比我力度大?!?
萬軍覺著是這回事,便說:“好,我回頭給她電話?!?
兩個人于是往回走,路過村小學時王淑蘭停下腳步,在敞開的校門口往里看?,F在是暑期,學生們都放假了,整個校園靜悄悄的。
一排磚石結構的校舍看上去有年頭了,校舍前的操場上豎著個籃球架,籃筐上沒有籃網,孤零零的鐵圈有些耷拉。
操場東邊五間平房還好,是老師辦公室,辦公室旁邊有個敞口子桶屋,遠看著里面有口機井,應該是水房。
學校院墻新建的,紅磚刺眼。
院墻下雜草很高,兩頭驢正悠閑地、肆無忌憚的大飽口福。
校墻外是身材高大、枝葉繁茂的大楊樹,風吹過,樹葉子嘩嘩響。
“這是村小學,一共四個年級,四個班,五十個學生?!比f軍說。
“五、六年級上哪念去?”王淑蘭問。
“上鄉小學?!比f軍回道。
“哦,幾個老師?”
“六個,加校長七個人,四個班主任,體育和音樂老師是支教,這學期到期回去了,新的還沒來,說是兩個師范生?!?
“學校你也管吧?”王淑蘭問。
“協助管理?!比f軍笑道。
“學生學英語嗎?”王淑蘭問。
“學,班主任教,呵呵,也沒科任老師,啥都是班主任的?!比f軍道。
“上電腦課嗎?”王淑蘭又問。
“按理說應該上,但沒電腦,我一個做買賣的戰友答應捐贈五臺,開學的時候送過來。”萬軍說。
王淑蘭又往破舊的校舍和耷拉下來的籃圈那看了一眼,說:“農村教育不是落后,是條件有限。這樣吧,這次不能白來,支持你工作,我捐十臺電腦?!?
萬軍沒想到王淑蘭會做出這舉動,驚訝之余滿是感動,激動地說:“太感謝了,我代表學校全體老師和孩子們謝謝你!”
王淑蘭淺笑著說:“感謝就不必了,飯店的事也沒少麻煩你,算還人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