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懵逼之后,第一時間,鄭襲的這些延平王府舊部們就選擇了掉頭逃跑。
這些人說到底都是鄭襲的舊部,臨時借給鄭銘駿等人用用罷了,有一個跑的,就有一群逃跑的,根本就是不堪大用,甚至他們其中原本就有許多人就是受夠了灣灣那邊缺衣少食的日子,渴望回福建老家過日子的。
不就是剃個頭么,咱就算是倒戈了也能混個綠營的編制,聽說鄭襲大哥在清廷混得也挺好的。
于是乎居然一時之間有好多人卻是干脆扔下武器就跪地投降了。
甚至其中還有幾個人居然是帶著剪刀的,跪下后咔嚓咔嚓就把自己的頭發給剪了,特別熟練,明顯是偷偷練習過的。
所以周全斌、鄭銘駿、施瑯所安排的三支兵馬,條件反射的就先把那些跪地投降的人給控制起來了。
而且他們這么一跑,這山下一千多人的官軍卻是跟本就沒幾個人去追,就只有郝多親自安排的五百八旗兵勇象征性的阻攔了一番,卻反倒是把同為延平王府的馮錫范部給帶得士氣大跌。
什么情況啊,賣隊友賣得這么痛快么?一時間居然倒是也有不少人跟著跑了。
山上,鄭銘駿見狀睚眥欲裂,紛紛舍了山上的亂戰使輕功跑了下去,一邊跑還一邊喊:“反了!!弟兄們咱們反啦~!延平王府的弟兄們不要跑,我們是自己人啊~”
說著,由周明雷跑去了兩百清軍精銳的陣列之中,明著跳反,喊道:“弟兄們,事到如今咱們只有反叛,投降只有死路一條,咱們與天地會的弟兄們合兵一處,干翻他們!咱上面有太皇太后撐腰,殺死郝多,咱弟兄們下半輩子共富貴啊!延平王府的弟兄們,今日你們幫我一把,事成之后每人紋銀一百兩!”
這下,所有人都知道這事兒跟太皇太后有關系了,別說綠營兵了,就連郝多的八旗兵也齊齊就是一愣。
這還不算,鄭銘駿更是高聲大喊:“黃廷!事已至此,你特么還裝什么忠良!大家都是奉太皇太后之命來誣陷劉洵的,你以為郝多還能讓你活命么?這等天家丑聞他必然是要掩飾的,今天在場的綠營將士,一個也活不了!”
這是真急了,居然敢直接在這如此混亂的戰場之上把太皇太后給賣了,以逼迫這黃廷與他聯手。
不過反過來說,眼下的這個局面,如果黃廷真的能與他聯手,且動搖了那同為綠營將士的施瑯所部的軍心的話,他其實成功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黃廷這會兒呢,本來是已經打定主意要做大清的忠臣了,還是那話,假的真不了,他其實是清楚劉大炮的底細的,本來,只要戰后把劉大炮的身份戳穿,那他對清廷來說立場上依然還是經得起推敲的。
結果這鄭銘駿這么一喊,不但他這頭猶豫了,他所安排的那些親信伏兵卻是有不少人都直接以下克上,沖著那鎧甲鮮明的八旗精銳開槍了。
一來這其中有不少心腹,是知道劉洵等于劉大炮這個秘密的,聽這鄭銘駿這么一說:“哦~,原來是這么回事兒啊,合著我們執行的原來是太皇太后的任務。”
二來,卻是更重要的是,綠營與八旗之間的矛盾,或者說是互相不信任,在這康熙初年時確實是已經達到了頂點。
大背景上來看,歷史上的整個三藩之亂很大程度上都可以算是八旗兵與綠營兵之間矛盾的一個總爆發,眼下這個節骨眼上正是綠營兵馬與八旗兵馬互信程度最低的時候,全國都是如此。
小局來看,八旗兵外駐向來囂張跋扈,此前剿滅南明時多有臨時駐派,且大多欺辱綠營兵馬,甚至截留軍餉等,此時他們調來潮州,這郝多又帶了足足兩個佐領的滿洲八旗精銳南下潮州城,雖說名義上是歸劉洵這個漢人節制,但其實誰都知道劉洵恐怕很難管得住這位祖宗,對此,這些綠營兵馬這幾天一直就憋著火呢。
所以這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