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我其實真的是老實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歧
回到相府,劉大炮正好見吳順天于成龍和姚啟圣都在,便索性叫來一起開了個會,將范承謨的計策說給了三人聽,想讓三人幫自己分析一波,此策是否當真可行,又要不要行。
此時這三人已經各有官職,于成龍自廈門歸來之后,便做了大明戶部尚書,兼西太平洋公司財務總經理,手底下管理著一大堆大大小小的賬房先生,同時在官身后面掛綴了個參丞相府軍事的銜。
姚啟圣任公司副總經理之一,朝廷中任職都察院督御史,管理百官,當然,他這個大明的中央實控地區實在太小,都察院也管不了幾個官,基本也就是個虛銜,不過劉大炮卻也漸漸的將貿易進出口的常務工作都交給他來處理了,而且他干得也還不錯。
吳順天則比較特殊一點,任丞相府長史,因為整個明朝都是沒有丞相的,所以他這官壓根也沒在朝廷的體系之內,劉大炮也沒想著給他硬插一個,屬于劉大炮的私臣,說白了干得還是師爺的活兒,同時讓他當了公司的董事會秘書,各種意義上來看都算是劉大炮的助手性質。
當然,他們仨的衙門與劉大炮在同一樓層,有什么事兒叫一下就一塊商量了,因此劉大炮同時也在將這三個人當做幕僚在用。
三人一聽之下,也覺得此策確實高明,簡單的分析了一下,就一致認定,此策的可行性無疑是有的。
只是于成龍卻忍不住皺眉道:“策是好策,但恐怕也沒安什么好心,一來是處處報復耿精忠在給自己報私仇,二來,這事兒不管名義上怎么說,實際上依然有背棄盟約之嫌疑,且同時得罪耿與尚兩藩,萬一惹得盟約破裂,進而導致內訌,恐怕杰書和喇布,乃至于整個清廷做夢都要笑醒了,所以我以為此策,不妥。”
劉大炮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這也是他最忌諱的地方,要知道,原本歷史中,耿精忠其實做得還算是不錯的,雖然西線戰場上被岳樂打得滿頭包,但那畢竟是岳樂,輸給他不丟人,反倒是東線與康親王杰書打得有來有回,很大程度上分擔了吳三桂的壓力。
結果就被鄭經在屁股后面好一頓,今天打泉州,明天打汀州,后天打漳州,吳三桂好不容易打下袁州將三家地盤練成一片號召三家在江南會師共同圍攻岳樂,鄭經前腳答應后腳就去打耿精忠的大本營福州,看著就跟和杰書約好了似的,生生把耿精忠給逼瘋了。
結果耿精忠戰略絕望之下重新歸降清廷,之后,鄭經靠背刺盟友搶來的地盤脆得跟紙似的,稍微打一打,就又特么退守廈門了,這表現整個一最佳第六人,延平郡王為滿清所立功勛那真是僅在岳樂與圖海兩人之下,其他的六個大將軍親王拍馬難及。
劉大炮是深深地反感鄭經不顧大局的行為的,也因此他在坑鄭經的時候心理壓力都不大,所以他對背刺耿精忠這事兒,心理包袱非常的重,這不跟鄭經一樣了么?
姚啟圣則有不同意見,道:“我卻以為,范承謨此策也沒什么不好,聯盟的目的終究是為了抗清,若是為了所謂的盟友之誼,而耽誤了抗清的大事,豈不是本末倒置?”
“毋庸諱言,耿精忠這仗打得確實是不好,如范承謨所說,是遠不如他自己的部將曾養性的,眼下曾養性已經打得太遠,且所占之地都是沿海地區,也就是遷界禁海的地區,糧草,后勤,彈藥,是大問題,耿精忠受困于金華城下,就算是想支援,也是有心無力,甚至于只怕他自己也在害怕曾養性功高震主,對他多有忌憚,未必就樂意支援于曾。”
“丞相,曾養性如此一員虎將,無論他是不是耿精忠的嫡系,若是因后勤不繼而導致功敗垂成,這難道不可惜么?我潮州有水師之利,為什么就不能直接去支援他呢?”
“說到底,咱們與三藩聯合是為了反清復明,是為了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