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我其實真的是老實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一代目與二代目
長江以南,沒了清廷的庇護,躁動的百姓只會比長江以北更加躁動,自然,和尚們的處境也只會比長江以北的和尚們更慘。
像是位于莆田的南少林那就不用說了,整個寺廟被暴怒的百姓把佛像推倒刮掉外皮的金粉后被一把大火燒了個精光。
無論是得道高僧還是武林名宿,被活活打死的超過一半, 剩下的一半為了活命則全都跑澄海主動找劉大炮請罪來了。
其他的一些產業都已經被百姓洗劫,不管是會武功的還是不會武功的全都死于非命。
畢竟這是個有槍的年代,即使武功高到袁承志這個地步,被人在背后打一發黑槍,十之八九也得當場撲街。
卻是連那些長得像和尚的男人都要跟著倒大霉了,而且民風如此,劉大炮根本就管不了, 即使咱大明的九難女皇也是當過尼姑的,但瘋狂的百姓顯然不想給女皇這個面子。
看著來到自己面前齊刷刷跪了一大坨的一地高僧, 想要懇請他高抬貴手,就連他也忍不住一陣陣地腦仁疼。
我特么壓根就沒下過手啊,你讓我怎么抬手?
事實上劉大炮是真不想借機收拾這些和尚,雖然他也知道這些少林和尚們藏污納垢的事情沒少做,但總得來說,少林對于這個新生的大明而言其實還是非常非常的必要的。
這,就得從他這個南明的文化現狀說起了。
簡單來說,目前南明的文化大體分為黃白x三個部分,白色的勢力發展的很快,因為老勒等人都是白色的,白在東南沿海一帶落地生根也已經兩三百年了,走的還是上層路線,永歷和康熙都白過或是有點白。
雖然傳進來之后因地制宜,也沒有那么大的排他性了,至少是不可能張羅著要動大片刀去砍異教色徒,但卻依然都特別的熱衷于傳播顏色, 只是傳, 也就罷了,問題是老勒這幫歐洲來的老板手里太有錢了。
圣所被修的富麗堂皇就不說了,人家自己的錢愛咋花咋花劉大炮也沒法管,股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同樣也是大明的立國之本。
這批股東有錢,白銀兒自然就跟著有錢,有了錢,就會做慈善,開醫院,建學校,有時候還直接給窮人發糧食。
再加上上有所好下必甚的這個道理,老勒怎么說也是帝國真真正正的二號人物,嚴格來說和劉大炮都是平起平坐的,是因為太老了才被劉大炮以年齡優勢壓死的。
澄海城的商人中更不缺拍這些歐洲有錢人馬匹的,或是干脆依靠他們發財或生活的人,染色嗎,染一下又不會怎么樣,還能和那些白皮膚的有錢人搞好關系,何樂而不為呢?
況且現在在澄海生活的外國人也確實是越來越多了, 除了最早的一批荷蘭人之外,由于遠洋水師喜歡大量雇用日耳曼人做水手, 以至于日耳曼人的數量已經都有好幾萬了, 這些人總得找個地方做禮拜。
澄海的白澀勃勃發展,這里又是大明的首善之地,那其他地方的白教發展自然也就跟著遍地開花了。
而如果說白色的發展,還是他接受荷蘭共和派資產所不得不一并接過來的副產,對此他也不是完全沒有準備,那大先知思想在澄海,乃至大明的勃勃發展就真的有點讓他感到匪夷所思,且真真是毫無辦法了。
大明境內的大先知思想,是嚴格遵循一代目先知的。
整個過程中幾乎沒有任何官方勢力的引導,大先知思想至少在南明內部對傳播染色也并沒有多大的熱情。
但這玩意在民間就是生機勃勃,傳播的速度在明廷建立之后的這兩年里極快,以一種幾乎是病毒式裂變的方式在四處傳播。
無數的老百姓們完全是自發的,主動的選擇了這樣的色彩,看起來極其極其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