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趕在李自成圍困京城之前,迅速前往南京,首先保住性命再說,至于說到了南京該怎么做,那是下一步考慮的事情了。
當下最大的問題是,父皇朱由檢猜忌之心太重,毫不猶豫的否定皇太子朱慈烺前往南京的建議,朱由檢擔心朱慈烺前往南京之后稱帝,擔心大唐馬嵬坡事件在明朝爆發,一直到這個時候,朱由檢還在幻想著抵御李自成的進攻,以為朝廷能夠憑借吳三桂率領的邊軍打敗李自成、護衛京城,以為憑著皇帝的天威,能夠一呼百應。
朱慈烺可不能夠有絲毫的幻想,時不我待,每耽誤一天的時間,就意味著他這個穿越者朝著死亡的境地更近一步。
雖然僅僅穿越半個月時間,不過朱慈烺已經盡全力了,在母后前來探望的時候,朱慈烺不僅僅暗示了前往南京監國的想法,還隱晦的提醒母后,此事需要有朝中的重臣提出來,這樣才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
當然,最為關鍵的一步,還是朱慈烺親自去爭取,爭取得到父皇朱由檢的首肯。
皇宮之內同樣不安寧,曾經有朝中大臣提議,讓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前往南京,朱慈炯是朱慈烺一母所生的親弟弟,朱慈炤則是田貴妃所生,田貴妃雖然病逝一年多時間,可影響還存在,能夠提出來這等建議之人,肯定是與田貴妃關系走得近之人。
朱慈炯和朱慈炤前往南京沒有任何的意義,兩人年級尚小,朱慈炯13歲,朱慈炤12歲,兩個半大的小孩子到南京去有屁用,更何況他們只是王爺,大明王朝對于王爺可沒有那么客氣,一舉一動都要受到朝臣的監督。
偏偏朱由檢對于朱慈炯和朱慈炤前往南京是支持的,可能是覺得兩個王爺到了南京,也不大可能形成多大的威脅。
還有最為關鍵的一點,周皇后與田貴妃之間有矛盾,兩人之間的矛盾,雖然沒有激化,不過也夠人喝一壺,因為朱由檢不會忘記這些矛盾。
剛剛在文淵閣的時候,朱慈烺的一番話語,起到一定的作用,最后時刻父皇朱由檢還是動容了,說是要認真仔細的考慮朱慈烺所提出來的建議,不過朱慈烺清楚,他并沒有徹底打動朱由檢,說到底朱由檢還是擔心皇位旁落。
這是一個死結,僅僅憑著朱慈烺個人的力量沒有辦法解開,哪怕是加上母親周皇后,也沒有辦法打開這個結,真正的機會,還是在今日的廷議之上。
朱慈烺的余光看向御輦之上的朱由檢。
朱由檢的目光則是看向了左中允李明睿。
朱慈烺內心長嘆,父親朱由檢好歹做了十七年的皇帝,怎么如此的沉不住氣。
感受到皇上目光眼神的李明睿,終于出列了。
“皇上,臣有本要奏。”
朱慈烺聽到了父皇朱由檢一聲沉重的呼吸。
“李愛卿,有何事要上奏啊,盡管說就是了。”
出列的李明睿,尚沒有來得及開口,內閣首輔陳演和內閣次輔魏藻德就相互看了一樣,陳演還捂著嘴咳嗽了幾聲。
李明睿沒有看眾人,對著皇上稽首行禮之后,從容不迫的開口了。
“皇上,當下京城處于萬分危急之中,臣提議遷都南京”
驚嘆的聲音瞬間出現,還有憤怒的斥責聲音,瞬間掩蓋了李明睿的話語。
御輦之上的朱由檢,臉色瞬間白了,他看了看眾人,準備開口,卻不料一個嘹亮的聲音突然傳來了。
“李明睿,你滿口胡言,如此危急的時刻,理應上下同心,共克時艱,你不想著如何化解危機,卻想著遷都逃跑,居然敢于構陷皇上,陷皇上于不仁不義之地,你罪大惡極,我要彈劾你”
開口怒斥的是兵科給事中光時亨。
光時亨話語剛落,內閣首輔陳演也上前一步。
“皇上,臣以為李大人此言差矣,京城乃是我大明之根本,怎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