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苦思索之后,朱慈烺寫下一份名單,一共五人,都是準備跟隨他前往南京去之人,這五人分別是貼身太監(jiān)李繼周、東宮伴讀邱致中、兵部郎中楊文聰,少詹事、東宮講官方拱乾,以及永王朱慈烺,至于說玉環(huán)和春梅等人,是不需要上這份名單的。
貿(mào)然提出來讓兵部郎中楊文聰跟隨前往南京,朱慈烺已經(jīng)有些后悔,所以在接到父皇圣旨之后,他僅僅增加了少詹事、東宮講官方拱乾,他這個太子到南京之后,依舊是要加強學習的,講課之人就是方拱乾。
朱慈烺并未馬上將名單呈奏給父皇,他隱隱感覺到,父皇一定會派遣王承恩到端本宮來。
需要攜帶的物件,全部都是按照朱慈烺的要求準備,五輛馬車,帶走所有東西,包括沿途需要消耗的糧草,盡量的不麻煩地方,當然玉環(huán)和春梅乘坐馬車,永王朱慈炤年歲不大,也乘坐一輛馬車,朱慈烺和其他人全部騎馬,且每人雙馬,騎乘的馬匹不用擔心,朱慈烺拼力保下御馬監(jiān)的掌印太監(jiān)、監(jiān)督太監(jiān)和提督太監(jiān),想要幾匹好馬手到擒來。
朱慈烺騎乘的兩匹駿馬,全部都是阿拉伯馬,這可是當下最好的駿馬了。
其余具體準備的事宜,不需要朱慈烺操心,所以他相對要清閑一些。
走出書房,朱慈烺用力做擴胸運動,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穿越到明末,醫(yī)學水平與數(shù)百年之后的差距天地之別,一個小小的感冒都可能要了人的命,所以朱慈烺還是要多注意一些,有了一副好的身體,才能夠做更多的事情。
邁著碎步小跑著過來的李繼周,遠遠的看見朱慈烺,馬上躬下身體。
“啟稟太子殿下,定王殿下和永王殿下前來拜訪。”
“知道了,讓他們到廂房去等候吧。”
朱慈烺轉(zhuǎn)身回到書房,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前來拜訪,在他的預料之中。
在朱慈烺看來,十三歲的朱慈炯和十二歲的朱慈炤,都還是小孩子,父皇的子嗣不多,期間夭折好幾個,加之朱慈烺出生不久被冊立為皇太子,所以宮內(nèi)不存在因為皇位的歸屬產(chǎn)生爭斗,大明一朝對于王爺可不是很友好,王爺成年之后都要離開京城前往封地,禁錮在封地,沒有圣旨不得離開,更不得前往京城,說的直白一些,大明的王爺就是被當做豬一般養(yǎng)著,吃好喝好,生活無憂,卻沒有任何的權力,王爺不僅沒有權力,還不得干預插手地方的事物,否則就可能遭遇到地方官吏的彈劾。
朱慈烺與兩個弟弟的關系還算是融洽,畢竟他們的年級都不大,期間因為田貴妃與周皇后爭寵,導致周皇后對永王朱慈炤懷有戒心,不過田貴妃去世之后,這份戒心也就慢慢放下。
往廂房走去的時候,朱慈烺腦子里面想到的是永王朱慈炤,他隱隱覺得,父皇很有可能改變心意,不讓朱慈炤跟隨他前往南京,畢竟朱慈炤年歲不大,若是前往南京,身邊需要有人照顧,再說了,朱慈炤一年多之前失去了母親,孤苦伶仃,留在京城更好。
倒是永王朱慈炯,應該跟隨自己前往南京,這樣一來皇宮里面就剩下永王朱慈炤,父皇能夠?qū)⒏嗟年P心給予朱慈炤,當然這樣做,對于周皇后來說不公平。
剛剛進入廂房,朱慈炯和朱慈炤兩人都站起來行禮。
“拜見太子殿下”
朱慈烺對著朱慈炯和朱慈烺揮揮手。
“不用多禮了,定王,明日我就要離開京城前往南京,母后那里就拜托你了,你居住在后宮,記得每日早晚都要去拜見母后,若是遇見什么事情,可以給我寫信。”
朱慈炯點點頭。
“皇兄的吩咐,弟弟記下了。”
一邊的朱慈炤,臉上帶著茫然,也帶著小心。
朱慈烺看向了朱慈炤。
“永王,你一切都準備好了嗎。”
朱慈炤眨了眨眼睛,看向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