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的能力。”
城南,龍府,前院廂房。
龍再明來回踱步,臉上的神色不是很好,今日在北門外施粥,本來就是做做樣子的,想著讓皇太子朱慈烺注意,也沒有廣泛的宣傳,誰知道動靜鬧得如此之大,前往北門之人居然有了萬余,這是以前從來都沒有過的情況。
準備了十石稻米,最終緊急增加了十石,還是有不少人沒有領到粥飯。
本來是想著露臉的,誰知道將屁股露出來了。
慣于計算籌謀的龍再明,這一次失算了,偏偏是如此關鍵的一次失算,皇太子朱慈烺肯定知曉情況了,對于他龍再明的印象肯定不好。
有著舉人的功名,數次會試落地,一次次的打擊和傷心之后,龍再明一怒之下不參加科舉考試了,開始經商,憑著他豪爽且精于算計的性格和能力,很短時間之內就集聚了大量的財富,有了足夠的底氣之后,龍再明將目光對準了漕運,幾乎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其中。
辛苦的付出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在控制了諸多漕幫之后,龍再明的財富成倍增長。
有所得必有所示,在淮安乃至于南直隸讀書人的眼中,他龍再明是聲譽敗壞之人,就連官府里面的很多人,也差點忘記他龍再明還有舉人的功名。
龍再明才不在乎這一切,只要能夠賺到錢糧,過上富足的生活,其余的暫且拋到一邊。
當然,內心深處,龍再明依據是失落的,龍家是淮安的士紳家族,祖上也有不少人考中進士入朝為官,不過到了龍再明這里,因為沉迷于經商,導致家族的聲譽受到影響,慢慢的在士紳家族之中沒有多少的發言權,要不是龍再明本人有舉人的功名,龍家怕是早就沒落。
龍再明想方設法結交漕運總督府和淮安府衙的官員,有些時候甚至一擲千金,表面上看效果還是不錯,至少他龍再明在漕運上面有一些發言權,可總督和知府大人壓根沒有將他這個有著舉人功名之商賈看在眼里。
皇太子朱慈烺前往南京監國,路過淮安府城,漕運總督府和淮安府衙幾乎所有的官員都知曉了,淮安府城內絕大部分士紳家族都知道了,他龍再明才獲得消息。
要不然此次在北門施粥,也不至于如此的倉促。
這是龍再明難得的一次機會,如果能夠在朱慈烺的面前露臉,得到太子殿下的重視,那就有翻身的機會了。
龍再明的嗅覺很敏銳,分析能力更是不一般,他本能的覺得,皇太子朱慈烺身邊信任之人肯定不多,也不可能有多少的錢糧,自己如果能夠攀附到太子殿下,送去大量的錢糧,一定可以得到太子殿下的重視。
這就和做生意一個道理,要在人家尚未完全發跡的時候靠上去,否則就靠不上去了。
龍再明不僅嗅覺敏銳,膽子也很大,常年做生意,讓他和一般讀書人的眼光不一樣,更加的實際,皇太子朱慈烺不是一般人,肯定難以靠近,可總歸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身邊也需要人陪著,所以這個時候抓住機會接近,肯定是走在最前面的。
伸手不打笑臉人,自己帶著一腔的誠意靠上去,皇太子朱慈烺大概不會拒絕。
踱步小半個時辰之后,龍再明喪氣的坐下了。
眼看著很好的機會失去了,去拜訪皇太子朱慈烺已經不大可能,北門外施粥的事情沒有做好,城內一些士紳家族已經在取笑,諸多的議論都傳到府邸里面來了,這個時候,貿然前去拜訪,碰的灰頭土臉,得不償失。
一直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失落感,這個時候冒出來了,特別的強烈。
龍再明看了看桌案上面擺著的書籍,這些書他很少看了,三個犬子讀書都不行,老大老二已經分家獨立出去了,老三還在讀書,十五歲的年級了,縣試都沒有通過,看樣子也很難在科舉考試上面出頭,難不成還是要送到國子監去讀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