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興大帝
京城,皇宮,文華殿。
大明內閣次輔魏德藻之死,在京城引發了很大的轟動,追餉一事的進展速度快了很多,十多天的時間,劉宗敏竟然逼迫京城的士紳富戶捐獻出來三千多萬兩白銀,這是李自成萬萬沒有想到的,有了這么多的銀子,征伐山海關的錢糧就有了足夠的保證。
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態度的搖擺和變化,讓李自成異常惱怒,在他看來,劉宗敏不過是奪了他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再說了,當下的形勢對于吳三桂非常不利,吳三桂麾下的遼東邊軍,總兵力不超過四萬人,絕非大順軍的對手。
長期的征伐,讓李自成形成了固定的認識,所謂的勸降和商談,那都是扯淡的事情,唯有展現出來絕對的實力,碾壓對手,對手才有可能歸順,當初若不是大順軍勢如破竹,滅掉了大明朝廷在山西所有的軍隊,屠掉了幾個城池,那些個大明的總兵怎么可能歸順。
不過山西境內的征伐,大順軍的損失也是慘重的,這讓李自成對于接下來可能出現的征伐,也采取了謹慎的態度,現在的他和以前不一樣了,以前被稱作流寇,現在占領了大明的京城,馬上就要統領天下,實力與以前沒有可比性,再說了,放眼天下,沒有誰有資格成為大順軍的對手,山海關總兵如此,南京的那個大明皇太子朱慈烺同樣如此。
至于說遼東的后金韃子,李自成壓根就沒有考慮。
面帶笑容的劉宗敏、李過、牛金星、宋獻策進入了文華殿,唯有走在后面的李巖,臉上沒有笑容,顯得平靜。
李自成看了看李巖,微微瞇了瞇眼睛,他對李巖已經不滿意了。
就說這次的追餉,幾乎所有人都贊成,唯有李巖表示反對。
李自成知道,劉宗敏與李巖的關系不錯,劉宗敏是全力支持追餉的,按說這樣的情況之下,李巖應該是轉變態度,對于追餉的舉措表示支持,偏偏李巖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而且與劉宗敏都發生了不小的爭執。
劉宗敏是領兵作戰的大將,非常清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而且軍士的軍餉也要有一定的保障,否則就不會有人跟隨賣命去作戰廝殺,所以劉宗敏毫不猶豫的支持追餉。
對于吳三桂的態度,李巖也堅持以拉攏為主,盡量要滿足吳三桂提出來的要求,譬如說單獨領兵等等,不要動吳三桂的家人,讓其安心的獻出山海關和寧遠等地,李巖的這個態度,牛金星和宋獻策都是不滿意的,他們認為大順軍異常的強悍,不需要向吳三桂過分低頭,至于說劉宗敏,對于吳三桂更是不屑,認定大順軍能夠徹底剿滅吳三桂。
占領了京城,追餉三千多萬兩白銀,這個時候的大順軍軍士,士氣是高昂的,這也讓李自成認為,大順軍天下無敵,能夠打敗任何的對手,下一步的作戰任務,就是進擊南方。
看著眾人坐下之后,李自成開口了。
“朝廷前些日子派遣到山海關去的使者,昨日回來了,說吳三桂變卦了,不愿意談及歸順的事情,吳三桂此人,還真的是小人,明明寫來了信函,愿意歸順,這個時候變卦,真的不將我大順軍放在眼里嗎。”
李自成剛剛說完,劉宗敏站起身來,抱拳開口了。
“闖王,吳三桂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闖王一聲令下,我愿意率領大軍征伐山海關,一定砍下吳三桂的人頭”
李自成笑著點點頭。
牛金星站起身來,跟著開口了。
“闖王,我贊成劉將軍的提議,吳三桂不足為懼,只要大軍出擊,很快就能滅掉,我倒是覺得,比較山海關,山東之位置更加重要,拿下山東,整個的北方就穩定下來,朝廷日后征伐南方,沒有后顧之憂,前幾日派遣到山東之軍士回來之后,談及山東德州知府何騰蛟之態度,我不是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