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興大帝
來來回回踱步好長時間之后,左良玉停下來,對著身邊的兒子左夢庚開口了。
“還要多派斥候到南京去,徐州、鳳陽、廬州這些地方也不要疏忽了,搜集到的情報,直接送到我這里來,不準其他任何人插手,千萬不要讓皇上和朝廷知道了。”
左夢庚答應下來,轉身離開之后,左良玉的神色變得有些陰沉。
自崇禎十一年開始,左良玉就不怎么聽從朝廷的調遣,擁兵自重,不過那個時候他做的還有些巧妙,不會公開的與朝廷派遣的督撫對著干,崇禎十三年,得益于督軍楊嗣昌的舉薦,左良玉被朝廷敕封為平賊將軍,獨樹一幟,力壓各地的總兵,本應該感激楊嗣昌的左良玉,因為一些事情與其反目,在幾次關鍵的戰斗之中沒有聽從楊嗣昌的安排部署,導致楊嗣昌討伐李自成失敗,最終自盡身亡。
崇禎十七年三月初,左良玉收到了皇上的密旨,敕封他為寧南伯,敕封他的兒子左夢庚為平賊將軍,要求他們率領大軍馳援京城,且許諾解除京城和北方的危局之后,他左良玉可以世代駐守武昌和湖廣等地,左良玉有些心動,擬定了一份作戰計劃上奏給皇上。
可惜這份奏折還沒有能夠送到京城,闖賊李自成就攻陷了京城。
皇太子朱慈烺在南京登基,成為大明王朝的皇帝,左良玉自視甚高,其麾下擁有近八十萬的大軍,放眼整個大明朝廷,無人能出其右,按照道理來說,皇上肯定會拉攏安撫。
可惜左良玉預計出錯,皇上登基之后,并未給他左良玉任何的詔書,甚至都沒有怎么理睬,按捺不住的左良玉給皇上寫去了奏折,換來的是皇上帶有訓斥味道的回復。
左良玉心動的是能夠世代駐守武昌和湖廣等地,這就是占山為王的節奏,要不然他不會真正想著出兵,且就算是出兵,左良玉也要認真分析局勢,左良玉還有一種夢想,那就是北方的危局如同以往一般自然化解,那個時候他就可以拿著皇上的密旨,左右湖廣等地了。
這份密旨,左良玉認定,皇上肯定是知道的,只不過京城被闖賊李自成攻陷,這份密旨也就失去了任何的意義,且皇上的旨意里面,也沒有稱他左良玉為寧南伯。
懷揣野心的左良玉,變得有些不安了,他敏銳的察覺到了,皇上對他不是很感冒,而且做事情的手段完全不一樣,斬殺山東總兵劉澤清,整頓漕運,預判京城和北方的局勢,強力整合南直隸的軍隊,將朝廷的主要防線放置于山東,清理南方東林黨人,最大限度消除東林黨和復社的影響力,皇上做的沒一件事情,走出的每一步,都收到了顯著的效果。
假以時日,皇上會不會對他這個不大聽從調遣的湖廣總兵動手呢。
左良玉肯定不甘心,數十年的拼搏,他擁有了數十萬大軍,成為當下大明朝廷與南方最為強悍的力量,雖說麾下大軍的戰斗力一般,還有一些軍士屬于烏合之眾,可架不住人數多,這樣龐大的力量,不管誰見到都要仔細掂量的,偏偏皇上不在意。
于是左良玉開始想法設法找尋機會,為自己謀求最大的利益,他派遣大量最為信任的斥候和親兵前往南京等地,探查朝廷的情形,時時刻刻予以稟報,同時暗地里給江西總兵劉良佐寫去了信函,試探劉良佐對于皇上和朝廷的態度。
左良玉對廬州總兵黃得功充滿警惕,他知道黃得功忠心耿耿,且作戰能力強,皇上召見黃得功的舉措,讓左良玉無話可說,畢竟黃得功身為廬州總兵,駐軍廬州,屬于南直隸的范疇,皇上首先整合南直隸的軍隊和力量,也是為了能夠抵御來自于北方的進攻,好在皇上并未敕封黃得功爵位,也沒有賜予黃得功更高的官職,這讓左良玉稍微安心一些,看樣子皇上還是知道輕重緩急的。
至于說原徐州總兵高杰,左良玉還真的沒有看在眼里,高杰勾引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