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興大帝
洛陽,府衙。
李自成雙手揉著太陽穴,皺著眉頭,其下首的牛金星和宋獻策同樣在思考,唯有傷情已經逐漸在恢復的劉宗敏,臉上帶著舒心的笑容。
吳橋之戰的諸多消息,第一時間傳遞到了洛陽,隨同而來的還有諸多的議論,其中流傳最廣的是張獻忠專門派遣主力大軍,與明軍聯合起來,共同剿滅了進犯的八旗軍。
吳橋之戰后金慘敗的消息肯定是真的,只是張獻忠是否參與其中,值得商榷,張獻忠的主力一直都在四川,距離吳橋路途頗為遙遠,若是張獻忠調遣主力大軍前往吳橋,必須要經過湖廣,或者途經河南,前往吳橋,或者是由湖廣進入南直隸,前往吳橋,如此長途的行軍,必定會有消息傳遞出來。
包括李自成和牛金星等人,都懷疑張獻忠是否參與了吳橋之戰,不過外界的傳聞有鼻子有眼,明確說張獻忠參與其中了,且張獻忠派遣大軍參與吳橋之戰,是為了自保,畢竟大順軍慘敗給了八旗軍,張獻忠若是繼續做壁上觀,下一步可能就輪到自己了。
再說了,大明朝廷若是想著與張獻忠聯合起來作戰,能夠想到很多的辦法,滿足張獻忠提出來的諸多條件,包括將四川劃歸為張獻忠的屬地,朝廷不干預四川的任何事宜等等,如此巨大的誘惑,張獻忠會答應聯合作戰的要求。
更加關鍵的是,明軍戰斗力孱弱,不可能打敗和剿滅進擊山東的八旗軍,那可是足足兩萬的八旗軍軍士,其中還有一萬蒙八旗最為精銳的軍士,其戰斗力絲毫不弱于滿八旗。
這種分析,李自成認賬,牛金星等人也認賬。
兩萬八旗軍在吳橋被全部殲滅,這個消息足以令李自成震撼,他在相信張獻忠參與了吳橋之戰的同時,也在揣摩張獻忠麾下大西軍的戰斗力,以及大明朝廷究竟滿足了張獻忠什么樣的條件,難道說大西軍強過了大順軍嗎,難道說大明朝廷不僅僅答應張獻忠劃地而治,還答應聯合張獻忠對付滿八旗與大順軍嗎,如果是這樣,那就足以令李自成頭疼了。
在洛陽修整期間,李自成已經下定了決心,待到大順軍恢復了元氣,隨即前往陜西,那里畢竟是李自成的老家,有著充足的人脈,且李自成熟悉陜西各地的地形,八旗軍若是進入陜西作戰,就不要想著能夠輕易獲取勝利了。
吳橋之戰的消息,讓李自成遲疑了。
李過與谷英駐扎在山西的太原府城,還有那個不辭而別的李巖,身在開封府城,盡管對李巖充滿了懷疑,不過李自成相信,李巖還不至于對他動手,畢竟紅娘子還在大軍之中,也就是說,李巖若是能夠在開封府城集聚起來力量,李自成所能夠依靠的力量還是不小的。
八旗軍慘敗,被全殲達到兩萬余人,多爾袞等人肯定是暴怒的,八旗軍的主力很有可能掉頭朝著山東而去,前去圍剿明軍以及張獻忠麾下的大西軍,對于李自成和大順軍來說,這肯定是天大的好消息,八旗軍與大西軍、明軍拼命廝殺,李自成與大順軍做壁上觀,等到八旗軍、大西軍和明軍實力大減,李自成與大順軍的機會就來了。
可如此情況之下,大順軍是不是繼續往陜西撤離呢,是不是要放棄如此之好的機會呢,要知道在已經亂哄哄的北方,可沒有那么多絕佳的機會了。
已經登基做皇帝的李自成,想法與原來有些不一樣了,在洛陽休整的這些日子,他回憶了大順軍占領京城之后發生的一切,后悔之情溢于言表,如果那個時候拉攏吳三桂,讓吳三桂歸順了大順朝廷,八旗軍根本沒有機會入關,退一萬步說,就算是吳三桂不愿意歸順大順朝廷,若是大順軍以最快的速度進攻山海關,以最快的速度擊敗吳三桂、拿下山海關,后面的情形也不會出現,此刻的李自成,恐怕還在紫禁城享受諸多的朝拜。
不過八旗軍的戰斗力,讓李自成遲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