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興大帝
內閣首輔朱聿鍵與內閣大臣、吏部尚書高宏圖、戶部尚書邱祖德、兵部尚書史可法同時進入了暖房。
“啟稟皇上,經過吏部與兵部考校,內閣商議,鄧世秋出任湖廣總兵官,孫明凱出任河南總兵官,胡華山出任徐州總兵官。”
“另,經吏部考校,何騰蛟出任兵部右侍郎,免去其左僉都御史、湖廣巡撫之職,韓垍出任湖廣巡撫,兼左僉都御史,吳孟明出任江西巡撫,兼左僉都御史,免去其淮安巡撫、漕運總督之職,袁繼咸出任戶部右侍郎、兼任淮安巡撫、漕運總督、左僉都御史,免去其兵部右侍郎、湖廣總督之職?!?
朱聿鍵稟報完畢,將內閣擬出來的兩份奏折呈上來。
朱慈烺將奏折放置在御案之上,輕輕的嘆了一口氣,這些人的調整,全部都是他直接提出來的,在人事任免這件事情上面,內閣已經很謹慎小心。
非常時期掌控權力,這是朱慈烺必須要做的事情,但他絕不愿看見內閣淪落成為純粹的辦事機構,這不符合朝廷做事情的規矩,如果這樣的情形持續下去,他這個皇帝今后怕是要累死,而且誰也不敢保證他朱慈烺時時刻刻都是清醒的。
“內閣一段時間以來,都沒有舉薦官員,朕能夠理解你們的心思,可朕不愿意看見這樣的情形,你們都是內閣大臣,一舉一動關乎朝局的穩定,若是你們完全按照朕的要求做事情,不主動承攬事物,不主動思考,朕該要怎么說你們。”
“高大人,史大人,朕記得山東總督楊文聰舉薦了游擊將軍陳玉海,可吏部與兵部認為,陳玉海是原山東總兵劉澤清的麾下,不值得信任,所以壓住了。”
“高大人,山東巡撫韓垍,舉薦了兗州知府趙家龍,吏部未與采納?!?
“還有其他一些舉薦官吏之文書,朕都記不住那么多了,這里面包括了向祖江和石明輝等人,向祖江與石明輝僅有生員的功名,雖然朕很信任他們,可也不想破壞了規矩,明年就要科考了,朕希望他們有所建樹,不過破格提拔提拔人才,也不是不可信,這件事情朕到時候做出決斷,不讓內閣為難。”
朱慈烺的一席話,讓朱聿鍵、高宏圖與史可法都低下了頭。
收服左良玉之后,朱慈烺在朝中的威望再次提升,朝中沒有任何力量可以與之抗衡,內閣在這件事情上面也非常注意,時時刻刻維護朱慈烺的權威,可以說皇上在朝中的影響力與先皇完全不一樣了,不過這樣做的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內閣明顯失去了話語權。
任何的事情有利有弊,當下大明王朝尚處于危急時刻,皇上乾鋼獨斷,肯定是利大于弊,若是朝廷繼續陷入到黨爭內訌之中,那肯定沒有了任何的希望。
眼看著眾人都沒有開口說話,朱慈烺繼續開口了。
“叔父,高大人,史大人,你們的良苦用心,朕很明白,朕也知道,你們不會在早朝的時候與朕發生任何的爭執,內閣都樹立了榜樣,六部督查院等更是不會多話,朝廷做出的各項決定,也就能夠順利的推行下去了?!?
“在決定征收商貿賦稅、開設錢莊等事情上面,朕的確是堅持的,容不得反對的話語,這是牽涉到朝廷是否能夠長期維持下去的事情,不能夠有絲毫的猶豫,有朝一日你們就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
“朝政的興衰成敗,關鍵在于用人,有了一幫做事情的人,一幫能夠做事情的人,一幫品性皆優為民做事之人,那這個朝廷必定是興旺發達的,當然,朕很清楚,還要有一個好皇帝,若是皇帝過于的昏庸,那朝廷之中就不可能出現真正做事情之人?!?
“朕時時刻刻自省,時時刻刻都想著京城為什么會陷落,父皇為什么會敗的那么慘,想到這些,朕不敢有絲毫的疏忽,唯恐做錯了什么事情,引發滔天大禍,可你們也要知道,朕只有一個人,朕不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