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斷定,明軍不會發起對滄州的進攻,誰都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大明皇帝朱慈烺如此的精明,怎么可能喪失大好機會,明軍慢吞吞朝著滄州開進,只能說明一件事情,那就是明軍壓根不是想著進攻滄州乃至于京城,而是想著通過此種舉動,迫使圍剿李自成及大順軍的多鐸與阿濟格撤兵。
接近一天一夜的思索,多爾袞基本調整看八旗軍的整體作戰部署,其中最為主要的改變,就是針對李自成及大順軍,接下來八旗軍將要以招撫李自成為主,而不是一味的圍剿,只要李自成口頭上同意不與大清國為敵,不管李自成提出來什么樣的條件,多爾袞都可以答應,這樣北方暫時穩定下來,八旗軍完全可以將圍剿的重點放到南方去。
對明軍的進攻,多爾袞絕不會手軟,他要等到皇上與皇太后來到京城,駐守沈陽的八旗軍抵達京城之后,再行調度所有的八旗軍,發起對明軍的總攻。
看向譚泰的時候,多爾袞的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
“譚泰,斥候剛剛來稟報,明軍正在朝著滄州的方向進軍,怕是想著占領滄州,試圖發起對京城的進攻。”
譚泰楞了一下,大驚失色。
“攝政王大人,卑職愿意率領大軍前去抵御明軍,一定徹底打敗明軍”
多爾袞看了看譚泰,微微一笑。
“情況的確有些危險,你說說,是不是讓多鐸和阿濟格撤兵,回到京城來。”
多爾袞的話語,讓譚泰再次愣住了,不過他很快就反應過來了。
“攝政王大人,卑職以為,豫親王殿下與武英郡王殿下應該要回到京城,只要我八旗軍主力回到京城,南下前往滄州,必定能夠徹底擊潰進犯的明軍?!?
多爾袞微微點頭,再次開口了。
“多鐸與阿濟格正在作戰,給他們一定的時間,就能夠徹底剿滅李自成和大順軍,這個時候讓他們回到京城,李自成和大順軍就逃過一劫了,是不是合適啊?!?
譚泰愣住了,這個問題他無法回答,如果說讓多鐸與阿濟格率領大軍回到京城,李自成及大順軍就能夠逃脫被剿滅的命運,如果明軍從滄州發現發起對京城的進攻,李自成從洛陽方向發起對北直隸的進攻,朝廷必定面臨兩線作戰的局面。
看見譚泰沒有馬上開口回答,多爾袞的臉色略微的陰沉了,滿人權貴之中,多爾袞對譚泰還是寄予一定希望的,譚泰隸屬于正黃旗,作戰勇猛,忠心耿耿,且與索尼和鰲拜等人關系也鬧僵了,這樣的人,關鍵時刻一定能夠發揮出來重要的作用。
可惜譚泰的思緒不是特別靈活,看問題不是很深遠,這方面比較范文程有較大差距。
其實多爾袞也不能夠怪罪譚泰,滿人崇尚武力,強者為尊,遇見任何問題都習慣用武力來解決,包括努爾哈赤與皇太極,在這方面都是頂尖的存在,多爾袞能夠掌控大清國的權力,也是因為武力方面異常的強悍。
至于說權謀方面,相比較漢人,滿人的確要差一些,或者說滿人權貴不屑于使用權謀,他們相信憑著強悍的武力,就可以一統天下。
眼見著低著頭的譚泰還是沒有開口的意思,多爾袞忍不住了。
“李自成與大順軍沒有能夠被剿滅,他們如果發起對北直隸或者京城的進攻,朝廷豈不是要腹背受敵了?!?
“我八旗軍入關也就幾個月的時間,立足未聞,決不能面臨兩線作戰的局面?!?
多爾袞說到這里,譚泰猛地抬頭。
“攝政王大人,卑職愿意率領大軍前往洛陽,徹底剿滅李自成和大順軍?!?
多爾袞點點頭,譚泰能夠明白他的苦衷,也算是不錯了。
“譚泰,朝廷的錢糧不是很充足,若是能夠徹底剿滅李自成,何必讓多鐸與阿濟格回來,京城駐守的兵力不足,明軍若是快速行軍,發起對京城的進攻,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