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等到將來再立功了再說。
而且大漢初創,需要精進的還有很多,陳平自覺在治國方面還可以建功。
張良支開了內人,讓她守在門口處,對陳平小聲地叮囑道,
“陳孺子對老夫有知遇之恩。臨了,老夫也報答你一二。”
陳平凝神細聽。
“你可知在陛下的心里,現在最忌憚的是誰嗎?是那八個諸侯王。
想當初,周王室是毀在諸侯的手中,連作為陛下的噩夢一般存在的項羽都是毀在諸侯王們無休止的欲望之中。
我聽聞你與那韓信走得很近,屬實否?”
陳平默認了。
“從現在起,你需得離他遠遠的。這人和項羽一樣,都只是一介武夫而已,有勇無謀,不知進退深淺。
自古以來,君王都對武將有猜忌之心。更何況是在與項羽垓下之戰前領略過其中滋味的陛下?
國中穩定后,幾次觸碰到過陛下逆鱗的韓信必在陛下首先誅除的行列。
這個人我看是扶不起來的,你還是早作打算的好。”
陳平對張良深深地一拜。
果然,沒多久,陳平在替劉邦處理奏疏時,就看到了有人上書告韓信謀反。
韓信那人,陳平知道,雖然很會打仗,但他的智商還遠遠沒達到深謀遠慮的程度,要反早就反了,不會等到現在高高興興地在生活已經很穩定了,還賞賜了那個曾經讓他受過胯下之辱的無賴和漂母之后再反。
陳平用腳丫子都想得到是有人在劉邦的授意下故意為之。按常理劉邦應該繞過陳平這個曾經和韓信有過相當交情的人,不讓他接觸到才對。
現在“先”讓陳平看到,其實是對他的一種試探。
陳平心中驚呼幸虧張良先前提醒過,不然一頭栽進去,然后好半年才能回過味來,那才是真的玩完了。
當陳平把這封奏疏遞給劉邦時,他發現劉邦的神情異常地平靜,當即就召了眾將來詢問,眾將都異口同聲地說,“亟發兵阬豎子耳。”
劉邦沉默了一會兒,轉過頭問站在身邊的陳平,陳平假裝不知,問,
“將軍們都如何說的?”
劉邦把事情講了一遍。
陳平見劉邦在那假模假式地裝腔拿調,他也當場很委婉地指出了劉邦做事不周密之處,問,“有人上書言韓信謀反,有其他人知道嗎?”
劉邦道,“不知。”
陳平又問道,“現在韓信知道這封奏疏和奏對的事嗎?”
劉邦道,“不知。”
陳平再進一步問道,“陛下與當年的項羽比,誰更長于用兵?”
劉邦,“朕不若他。”
陳平再問道,“在用兵之道上,陛下及大漢的諸將有敵得過韓信的嗎?”
劉邦尬笑,朕不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