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城中的108個民坊,已經建成了大約40個,這40個民坊之中,有一些是比較特殊的。
這些特殊的民坊,一般都是大姓大戶舉族而居,占地千畝,住著幾千口人, 即便是和后世相比,這種民坊也能算得上大村。
城池之中的民坊,其實就是一個一個的村。而五六千口人的村,可不就是大村么?
比如城中的大將軍坊,坊中央是鎮守府衙,府衙的四周圍著一個莊子, 居住著蘭陵郭氏兩千五百口。
這個莊子的名字很直白, 直接就叫做郭氏莊子, 像是一個忠誠的侍衛,牢牢拱衛著郭子儀的鎮守府。
古代講究舉族聚居,族群就是最大的底蘊,所以郭子儀所在的地方,也是郭氏族群所在的地方。
莊子圍著鎮守府而建,看似是沾了郭子儀的大光,但若是反過來一想,這是全族人在時時刻刻保護他。
如今的蘭陵郭氏,其實是一年前遷徙而來,嚴格而論,他們和郭子儀沒有任何血緣關系。
只不過大家都姓郭,所以千里迢迢投奔過來,而郭子儀接納他們之后,這支郭氏就成了蘭陵郭氏。
一年前的時候,全族一千七百二十口,短短一年時間過去, 全族變成了兩千五百口……
足足增加了八百口人。
很能生!
也很能娶!
但這并不是郭氏特有的情況, 整個蘭陵城里很多大族都是這種情況。
甚至不止是大族,小家小戶也一樣, 添丁進口,傳承子嗣,敢生,敢娶,這代表著一種安定,也代表著不缺衣食。
目前蘭陵的最重要政務,恰恰就是鼓勵百姓增加人口。
……
傍晚薄霧,氤氳繚繞,各家各戶房頂的炊煙,仿佛輕紗一般籠罩著城。
這樣的景色,很美,它代表著民生,它意味著生活。
郭子儀拎著一個食盒,身后跟著家臣郭七和護衛郭小七,三人趁著夜色未來,敲響了一座宅院的門。
門根本沒栓,里面傳來一聲笑呵呵的招呼聲:“是族長嗎?又來給爺爺送飯啊。”
郭子儀推門而入,入眼看到白發蒼蒼的郭老太爺, 手里拿著一個藤筐,慢悠悠的編織著。
許是老眼昏花, 所以編織的很慢,但卻極為用心,藤筐極為精致。
郭子儀走過去,先是輕輕放下食盒,然后伸出手來,放在老人的肩頭揉捏。
哪知郭老太爺卻抖抖肩,笑著道:“你手勁大,我這把老骨頭可吃不起,別捏,別捏,身子骨還沒僵硬呢,再說我也不是個能享福的人。”
郭子儀根本不聽,繼續輕輕給老人捏肩,也笑著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您是蘭陵郭氏的老族長,怎么就沒有資格享福呢?”
老太爺哈哈大笑,露出僅剩的兩顆牙。
“讓我猜猜看,今天你們送來了啥!”
像是小孩子一般,十分好奇的掀開食盒,入眼所見,頓時滿意,點點頭道:“青菜豆腐,這就對嘛,不靡費錢,吃著也不累牙口,看來你們是聽進去了,以后就按照這樣的伙食給我送。”
郭子儀順勢坐在老人身邊,道:“上次您發了大火,氣的差點昏過去,我和玉環嚇的膽戰心驚,哪還敢不聽您老人家吩咐……這不,家里丫鬟做的豆腐,青菜也是自家種的,廚娘是郭七媳婦,送飯的是我們三個晚輩……老爺子可還滿意,這頓飯一分錢沒花。”
“滿意滿意,特別滿意!”
郭老太爺笑的合不攏嘴。
突然卻長嘆一聲,語重心長的道:“家大業大,越發要懂得勤儉節約啊。萬萬不可像以前那樣,變著花樣給我弄吃食,爺爺我老了,能活八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