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黑暗夜色中,十幾個黑影呈散形分布,在預設戰場上摸索,遠處一顆煙花沖天而起,緊接著十幾顆煙花依次升起。
呼延綽仰頭看著煙花在空中炸開后綻放出絢爛的花朵,點亮了整個天空。他揮揮手,一隊隊騎兵向前沖去,他們都是輕騎兵,是整個騎兵外圍游曳警戒的游騎兵。
“呼延哥哥,應該沒有埋伏,看來盧哥哥想和我們來一場正面決戰啊。”高迪催馬上千與呼延綽并排前行。
“你啊,別小看你家盧哥哥,鬼的很呢,小心點沒錯的。”呼延綽怎么可能相信盧俊義會堂堂正正正面決戰?李明覺是陰人,盧俊義也好不到哪里去。在陳嘉的影響下,在戰場上無所不用其極已經是全體軍官的共識了,傻子才會堂堂正正正面對剛呢。
此時李進義帶著五千騎兵已經繞道主力右翼十里處進行迂回包抄,騎兵的弱點永遠是側后翼,就像騎兵一往無前的優點一樣明顯。
一個游騎兵快馬奔來,到了李進義跟前勒住馬報告:“紅軍兵馬已經出了大營,往預設戰場運動,呼延都指揮命你小心前進,保持與主力之間的距離。”
為啥要距離十里?應該這個距離是騎兵最佳突襲距離,只要把馬速提起來,差不多也就到了主力側翼了。
這里多幾下嘴,為啥要有預設戰場?雙方好像約斗一樣到同一個地點匯合打架,難道就不能換個地方?
還真不能!
城墻外大多數都是農田,農田的第一特征就是土質疏松,無論從愛護莊稼的目的還是軍事目的,在農田里打仗都是特別扯淡的事情。士兵還沒有和敵人開戰,先和陷進土里的鞋子抗爭起來了。
騎兵更加不要說了,陷在田里的馬更本就提不了速度,沒有速度的騎兵那就是步兵的靶子。這也是為啥江南不適合大規模騎兵作戰的更本原因,水多田多啊。
在距離大營外五里地,有一片寬闊平原,非常適合騎兵集團沖鋒,所以紅藍軍雙方不約而同選擇了這片區域當戰場了。
盧俊義在天色大亮的時候率先到達了戰場,五里地的行軍,也讓馬匹有了熱身,一會沖鋒便會有更好的體能表現。
鄧斌和章雄分做主力的左右側翼,更遠處是游騎兵散布在方圓三十公里的范圍,防止敵人對軍陣的偷襲。
二十九歲的孫安是被征召的流民軍的都指揮。之所以他當指揮,原因就是李進義在招收流民軍隊的時候,發現了這個相貌英偉,鶴立雞群的大漢,手中的武器是一對鑌鐵大劍。一試手,李進義就知道遇見對手了,兩人單挑六十多回合不分勝負。這是什么概念?說明此人武藝與武松等人相比幾乎戰力相等。
李進義欣喜之下,拉著孫安秉燭夜談,才曉得此人不但武藝高強,而且頗有文韜武略。于是向陳嘉極力推薦,強調此人的才能之難得。
陳嘉也是驚異不定,這不是水滸里面的屠龍手孫安么?居然真的是高手!于是孫安便被委任為假指揮。這里的假不是真假的意思,而是代理的意思。這個代理指揮,演習結束后就會自動取消。
孫安是因為在家鄉殺了二個人,聽到天津新榷場招收流民,他便混在流民隊伍中來到天津新榷場,被分配到鹽場。因為會武功又認字,而且管理水平也不錯,短短幾個月便成為一個鹽場的負責人,收入頗豐。
于是孫安寫信將老家的家人都遷徙到鹽場,還承包鹽場旁邊的一百多畝鹽堿地種植棉花,一家人這才安定下來。
這次征召流民參戰,孫安受鹽場管事委托,組織鹽場員工中有從軍經歷的人去參加軍隊征召。流民中很多以前都是遼軍騎兵,所以也不用啥訓練,給馬匹和武器直接就能上戰場了。
“孫指揮,呼延都指揮命你看護左翼,不要硬拼,如果他們進攻就往主力方向靠攏。”一個游騎兵氣喘吁吁來傳達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