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臉擔憂,見趙桓混不在意的樣子心里不由發急,“殿下千萬不可小看這些太學生,他們后面可是站著不少人。”
“什么人?不就是你弟弟那些人么?蔡太師總不會和你那個不成器的弟弟一樣吧?如今童太傅已經表態,三十萬西軍握在我手,他們又奈我如何?”趙桓有點飄飄然了,童貫的表態如同一劑強心劑,把他從沮喪中拖拽出來。三十萬西軍啊!即便現在逼父皇退位也足夠了。
“陳嘉已經在班師回京的路上,他手上可也有三十萬大軍呢,殿下萬萬不可大意。不若調十萬西軍回來,先下手為強。”蔡攸眼神里閃過一絲狠厲,俗語說得好: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如今官家臥床不起,如果現在不利用西軍的力量讓局面明朗化,等陳嘉的軍隊回來,結果就不好說了。
趙桓聽了有些猶豫,“居安啊,你的意思我明白,可是……”
蔡攸接口道:“殿下,猶豫不得啊。如今官家已經有了換太子的心思,如若不然,那些太學生靜坐示威官家如何會不管?鄆王上竄下跳,聯絡朝堂大員,官家何以視而不見?時不我待啊殿下,如果童貫反悔,我們就會死無葬身之地了。”
趙桓依舊舉棋不定,他本來就是個喜歡寫寫畫畫的書呆子,性子也懦弱,否則也不會在太子的位子上穩穩當當坐了十幾年。
他父親趙佶是什么人?一個把皇位看得比命還重要的人,但凡趙桓對他的皇位有所威脅,估計早就對他下手了。
至于李師師的事情,也許事后趙佶也回過味來了,如果不是遭人陷害,給趙桓十個膽子也不敢碰李師師。
退一萬步來說,趙桓睡了李師師又如何?不過一個妓女罷了,世間美女那么多,趙佶也不會因為一個女人與兒子翻臉成仇的。
可是趙桓的說的話卻是趙佶親耳聽見的,這才是趙佶心里的癥結。
之所以放縱鄆王趙楷,也是因為他曉得趙桓的德行不配成為帝王。
蔡攸見趙桓依舊躲躲閃閃猶豫不決,心里不由一陣失望。他應該姓劉,叫劉禪才對!
一個侍衛進門稟報:“殿下,中書左侍郎張邦昌,尚書右丞李邦彥二人求見。”
趙桓聞言大喜,立刻吩咐,“開中門迎接。”
蔡攸的嘴角撇了撇,這二人便是他叫來的援軍,趙桓的猶豫不決是會害死人的。
張邦昌恭恭敬敬朝趙桓施了一禮,“殿下,如今危在旦夕,你尚不可知么?”
……………
鄆王府,渾身冒著熱氣的趙楷將長槍扔給侍衛,接過侍女遞來的毛巾,邊擦汗便笑問:“那張邦昌和李邦彥去找我大哥了?”
蔡翛點點頭,“談了一個多時辰才離開。殿下,如今童貫態度已經明了,我們不可不防啊。”
鄆王將毛巾遞還侍女,微笑道:“童太傅么?哈哈哈哈,我倒是很好奇,他準備怎么幫我大哥?派兵進京?”
蔡翛見趙楷攤開紙準備畫畫,不由著急問:“殿下的意思是……?”
趙楷將紙鋪平壓上鎮紙,平靜笑道:“父皇在位三十余年,什么風浪沒見過?他童貫敢派一兵一卒進京城,父皇絕對會讓他腦袋搬家。”
蔡翛沒有急智,只是性格原因,其實是極為聰慧之人,聽了趙楷的話,腦海里便閃過一記閃電,仿佛迷霧被劈開露出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