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無垠的大草原上,白色的羊群星星點燈般散落,綿延到天邊,與天上的白云連為一體。
譚稹站在軍寨前,看著眼前的美景發(fā)呆,腦海里空空如也,也許此刻的他才是最愜意的。
一行黑點在遠方出現(xiàn),越來越大,直到看見那打頭的騎手背上的綠旗,譚稹才舒了一口氣。
旁邊一個須發(fā)皆白的老將軍伸出手揚在空中,好一會才說:“這幾天應(yīng)該會下雨,我的膝蓋這幾天隱隱作痛,每次都這樣,一痛就下雨,靈驗的很。”
譚稹轉(zhuǎn)頭看著老將軍,苦笑一聲,“彝叔啊,你就不要安慰我了。今次奉命出征大草原,要與西夏和遼國合力對抗金人,我這心里啊就是不得勁。”
這個叫彝叔的老將軍,便是鼎鼎大名種師道,西軍的精神圖騰,大宋的軍神,都統(tǒng)制,保靜軍節(jié)度使。
種師道也是一聲嘆息,“朝堂做出如此不合常理的決定,一定是有特殊情況的。我們地處西垂,很多情況不了解,唯有遵命便是。”
“是啊,君上初登大典,正是雄心勃勃,我們這一次可要小心從事,萬萬不可大意。”
譚稹這個太監(jiān)在西軍的時間很長,所以對西軍上下無比熟悉。
這一次種師道領(lǐng)命統(tǒng)領(lǐng)十萬西軍北上草原,而他被任命這支軍隊的監(jiān)軍。
西軍這一次也算精銳盡出,種家,姚家,折家,劉家都隨軍參戰(zhàn),所謂兵強馬壯,便是如此。
說到這里,又要說到童貫。就是這個臭名昭著的太監(jiān),帶著西軍將西夏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拿下橫山之后,西夏不得不送上降表,臣服大宋。是不是與后世描述的六賊形象有點不符?
那一路騎兵行到大寨門口,便看見種師道和譚稹正站在那里,不敢怠慢,忙下來跑去稟告:“啟稟大帥,副帥王稟,帶著十萬大軍已經(jīng)行至青龍?zhí)叮嚯x此地約七十里,明日便可到達。”
說罷掏出一個竹筒,從里面倒出一封信,雙手遞上,“大帥,副帥親筆信。”
種師道接過拆開細看,越看越是驚喜,“監(jiān)軍,王稟帶來了一萬支火銃,還有大量火藥和糧草,真是太好了。”
譚稹也是一臉歡喜,開玩笑,一萬支火銃和糧草,正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東西。
王稟擒獲方臘以下五十二人,最終將禍亂江南半年多的義軍徹底消滅。以此軍功,他被任命為宣撫司都統(tǒng)制,從此成為西軍最高層將領(lǐng)之一。
參與平叛的西軍將領(lǐng)各有升遷,可謂皆大歡喜。
這一次他奉命帶著自己本部人馬和京畿禁軍劉武部五萬人,共計十萬人,前來支援種師道,還攜帶了一萬支火銃和大量的糧草。
十萬大軍加上民夫和車輛馬匹,草原上足足綿延十多里,浩浩蕩蕩,煞是威風(fēng)。
劉武現(xiàn)在也是春風(fēng)得意,雖然實職還是天武軍廂都指揮使,可俸祿官提升三級。
這次支援西軍的任務(wù)是他搶來的,原因么很簡單,因為陳嘉是這次大戰(zhàn)的總策劃,劉武相信陳嘉可以又一次給他帶來好運。
“王帥,天色不早了,安營扎寨吧。還有七十里,明日就能到,也不急這一時半刻的。”
大將劉延慶催馬追上王稟,他就是西軍劉家將的家主,劉家也是在他這一代崛起的,在西軍的地位僅次于老牌家族種家和折家,與姚家已經(jīng)不相上下了。
王稟看看天色,點頭同意道:“斥候說前面五里青龍?zhí)毒陀兴矗锤蓛簦梢允秤谩=裢砭驮谀抢锇矤I吧。”
劉延慶抱拳行禮,“遵命。我現(xiàn)在就派人通知前鋒。”
此刻金國的四萬大軍押著數(shù)萬蒙古俘虜,正艱難的往南行軍。
蒙古大草原與金國雖然只隔著一座興安嶺,地貌天氣差別卻很大,金國軍隊行進也感到吃力。
一個斥候從遠處奔來,將一個羊皮卷交給完顏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