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尖的大聲呼喊起來,混戰中有夏軍開始逃跑,于是如滾雪球一樣,逃跑的人越來越多。
車陣里的民夫們也挺著長槍殺了出來,更多的弓弩手,火銃兵殺了出來。
夏軍徹底崩壞,大批人馬轉身就逃,隨著楊再興殺到夏軍帥旗下將帥旗砍到,所有的夏軍都開始四處逃竄,還有很多人索性跳下馬跪地投降。
援軍散開追擊逃軍,一個高大威猛的將領驅馬走了過來,見躺在地上的楊再興,再看看親衛舉著的大旗,驚異問道:“你是麟州楊家的?”
楊再興在親衛的服侍下脫去鎧甲,里面的棉袍也都被鮮血浸染。聽來將問話,抬頭看看來人將旗,不由笑道:“你也姓楊?”
“我叫楊志,麟州楊家。”
楊再興推開親衛,上下打量一番后,拱手道:“楊再興,相州楊家。”
前世楊家將名聲很大,在此時其實就是個地方土豪,名聲還沒有折家種家顯赫。至于相州楊家,嗯,也就是相州楊家,普普通通的一個楊家。
棉袍褪去,親衛用溫水幫楊再興擦拭身體,就看到胸前好幾處淤青。
因為有鐵甲的保護,所以宋軍將領很少被兵刃刺傷,但是重型兵器的打擊卻防不住,這就是楊再興有淤青的原因。
“好一個楊再興。”
楊志驚嘆不已,因為楊再興的傷全在前面,后背卻毫發無損。這就意味著楊再興一直在向前沖殺,從未回頭。
姚友仲拄著佩刀走過來,他和楊志是熟悉的,不由差異問:“楊統制為何來到鹽州?”
楊志是京畿禁軍的人,戰場應該在西寧府才對啊。
“大帥來了,我聽說這里發生戰事,主動請纓來的。”
幾個士兵抬著擔架過來,擔架上牛皋正瞪著眼睛大叫:“楊志?你怎么在這里?”
本來楊志看他躺在擔架上倒是嚇了一跳,聽他中氣十足,便放下心來。
“你這個牛頭命好,大戰未起,你倒是先立了一功。”
牛皋樂的合不攏嘴,見楊再興已經換了新棉袍,于是介紹道:“楊再興,王進統制的愛將,這場仗就是他謀劃的,頭功應該歸他。”
“相州出了不少人才啊,岳鵬舉,張憲,王貴,如今又多了一個楊再興。”
楊志的夸獎是發自內心的,相州韓家三代為相,岳鵬舉二十多歲成為一路大軍統制。今天這個二十歲的楊再興以三千騎軍沖擊二萬夏軍,只要不死,以后的絕對前程無限的。
督戰隊將戰果統計交到姚友仲手中,“指揮,殺敵七千余,俘虜二千,繳獲馬匹六千多,武器無數。運糧隊傷亡三千多,民夫傷亡三百多,楊指揮使的騎軍傷亡一千多,大勝啊!”
牛皋在旁邊聽得心肝亂顫,若不是楊志及時出現,誰贏誰輸還真不一定。
楊再興是個狠人,為了彌補騎術的不足,宋軍騎兵都是將自己綁在馬上的,提高了穩定性,降低了靈活性。步軍手雷火銃一起上,還打了人家一個埋伏,就這樣最后混戰中夏軍一樣沒有落于下風,可見夏軍之彪悍。
西夏軍隊的戰斗力甚至于應該在遼軍之上,西北的苦寒,人民極其彪悍,女的都能出去狩獵,男的更是堅韌不拔。
楊志的援軍是步軍,為了打擊夏軍氣勢,大老遠就敲擊大鼓鼓噪,趕到戰場毛都沒有撈到一根,夏軍大部分都逃跑了。
不管怎樣,宋軍大勝總是值得慶賀的。
捷報傳到鹽州城外的宋軍大營,陳嘉驚訝得站了起來,我靠,沒眼花吧?楊再興居然在自己的軍隊里?
楊再興是什么人?三百人就敢殺個三進三出的猛人,媲美趙子龍的存在啊。現在這樣的冷兵器時代,一個猛將意味著什么?
“王帥,這楊再興何時到你麾下的?”
王進捋著胡須得意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