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自己工位上,李松林看起了紅笙資本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內的文章,然后一點點的去熟悉;
公司這邊主要面向的高質量顧客群體、承接的也是各種大型的公司合作項目。
所以文章的輸出也要是在專業領域中進行創造衍生一類;
沒有一定的金融底蘊,還真不一定可以編寫出相應的文章。
李松林打開杜編的任務文章要求,開始各種公眾號了解起了相關類型的文章。
一點點的列出要點,有不確定的就直接拿出杜編的書籍看了起來。
不得不說,這些書真的涵蓋了他需要的定義概念,還蠻適合初級編輯的。
在對照和拆分下,一篇文章漸漸的在他的手上有了雛形。
圖片、數據表的插入,然后再一點點的熟讀和修改。
一直到五點的時候,他總算是將一整片文章同步到了預發中去。
“杜姐,勞煩幫我看看,不知道能不能用?”
“好的,稍等!”
杜編那邊剛剛好也完成了主稿的編寫,將其錄入到了微信工眾號的后臺中去。
將自己的文章放在頭條,然后把李松林的那篇文章拿出來通篇瀏覽了一遍。
噠噠噠~
鍵盤一直在輕輕敲定一番,她也就看到了李松林所借鑒的幾篇。
很大一部分數據和框架還是他自己的,這邊文章的時效性雖然不強但是在她的條件下寫出的這篇文章。
杜編認為是可以發的,主要是之前有其他的重要的宣發內容所以晚了一天出類似文章。
李松林這小子還不錯,可讀性和創作能力都不差;
感慨了一下,她也就想起了畢竟是總裁助理那邊交待過的,不差應該也是正常的。
如此一來,她也就更覺得這一篇文章可發。
嚴謹性和專業性不錯,并沒有剛剛帶新人時候的普遍問題存在。
再仔細看了幾遍,挑了幾個點和李松林確認了之后,再看對方修改過的版本。
沒有問題,就直接說了可以用;
“可以啊,松林繼續加油!”
“嗯,杜姐我會繼續努力的!”
ˊˋ
最后審核修改之后,時間也就來到了下午六點。
告別了編輯組的同事,他背上包就利索的走了,至于其他人則是還有其他的任務要完成。
用釘釘下班打卡,他跟著實習的大隊伍離開了公司。
紅笙大廈所處的園區在張江科技園這邊,所以一到六點這個下班節點人還真的一點不少。
看著人流量,李松林二話不說的加快了自己的步伐。
能早一點是一點吧,把自己攬下的任務完成,他也早就有了困意。
第一次出工作成品,別說他還真是認真的校對和思考后一點點磨出來的。
感覺上班和上學完全就是兩回事,明明才第一天,可他卻感受到了時間無情的流逝。
自己并沒有愜意的生活節奏,第一天出去學習累計,更多的是一種沒來由的抵觸……
結束一天的工作,再度匯入人流,他也就上了回校的地鐵。
像沙丁魚一樣擠來擠去,最后一身皺巴巴的出了地鐵站。
出地鐵站后走了五六分鐘,這才再次回到了學校。
“呼~”
看著校門口大家那歡快的表情,在那熱鬧的氛圍中他又在一次的感覺到了神魂歸位。
學校,真的是一處極好的世外桃園,只是進入其中就能夠感覺到一股發自內心的放松。
沒有過多感慨,吃過晚飯的他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寢室。
508宿舍,現在還剩下張子初還沒有回去,另外兩位已經一前一后的離校了!
估摸著,張子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