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林在搞清楚報名事宜之后,也就一邊上課、備考,一邊等起了5月22號的初審結果來。
其他倒也不至于著急,就這么按部就班的推進著;
這個過程中,需要他做的事情反而沒有那么多了,頗有種閑適的感覺縈繞在心頭。
看著李松林那慢條斯理的樣子,一時間竟莫名的更扎眼了幾分。
“他這是穩坐釣魚臺了是嗎,一天天看著怎么比報名之前還要松快,覺得自己穩了,懈怠了吧?”
“……”
“你確定嗎,人就算是節奏慢下來,你也不一定比人家的速度啊,再說了就他平素展現出來的實力可半點不簡點;”
這倒是實話,能夠像李松林這樣從大一上學期一直長久堅持學習的同學實在是屈指可數。
表現得好的,更是少之又少。
“不帶這么打擊人的,殺人誅心知不知道?再說我就是去玩玩,考不考得上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
其實在尚業學院的絕大多數人都知道自己沒有可能,可到了最后滿足條件的人基本上還是會選擇參加。
這一輩子就這么一次機會,沒準撞大運的那個就是自己呢?
抱著這樣想法的人不是一兩個,但縱觀這些人的備考之路就能很好知道可能性為零。
身為能夠被允許考的學校范圍,尚業學院一類完全被歸為底層。
要不是每年都有那么一兩個考上,學校里也決計不可能有那么多人報名。
仔細了解,有的人甚至是從高考結束就在準備了!
時間戰的優勢和長久的堅持,也是時不時會有人從尚業插班生考出去的原因。
正是因為每一年都有,所以尚業當年的學子絕對不可能放棄這樣一個機會。
哪怕是沒怎么備考,也會想著去碰個運氣什么的;
……
別人怎么想,怎么議論的其實李松林并不在乎。
他目前就處在一個調整自己狀態的模式,并沒有越是臨近越是逼著自己去死記硬背。
雖然“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但這八個月多月的學習,李松林可從來都不是假把式,隨著時間的累積只會讓他變得更有底氣。
那是他一點點學來的,又不是空中樓閣,自然是有把握的;
在這段時間里,老師不再說什么新的偏的題目了,而是一輪輪的給大家盡可能的找回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李松林現在跟著大部隊慢慢悠悠的,時不時的就會參加上幾場考試每周都如此,要是哪一周沒考試那才會覺得奇怪吧!
這感覺就好像回到了高三,到最后一個月除去自己復習,就是做試卷、聽老師講試卷,不斷的去盡可能的解決不懂的題目。
那個時候的他是束手無策的,又因為不懂的知識太多了,是以完全找補不回來了!
饒是這般的手忙腳亂,他也有努力的去強迫自己適應,幸而挺了過去。
現階段就好像回到了那個密集做題,不斷解說,隨后自己復習的過往,在這個過程中只能是不斷的為自己加足馬力。
狀態保持著,等到初審結束剩下的備考時間也就全權由自己決定;
目前不過是一個過渡罷了!
“李松林,好久不見~”
“王老師好!”
剛剛上完今天下午的最后一節課,走到走廊拐角位置的時候碰巧遇到了許久未見的王靜怡老師。
碰到了自然是要一番聊的,于是乎師生二人很是自然的并肩的走在了一起,李松林還順勢將對方手里笨重的書本袋給拿在了手里。
比完賽后,兩人還真就沒有再見過,一來一去很不湊巧兩人都有自己的事兒需要去忙活兒;
自然也就沒時間見面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