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倫特用細繩拖動磚頭:“大概就是這樣前進的?!?
伊倫特微笑:“郭開博士,如果以這個思路,你覺得古埃及人是如何克服高差難題,一級一級將巨石運送上去的?”
郭開微笑:“簡單?!?
郭開把三塊磚放成了階梯形狀。
然后在下層階梯放置筷子,用同樣的辦法拖動磚頭。
然后在兩層階梯之間的位置,用兩根筷子斜著搭著。
然后繼續(xù)拖動:“雖然往上拖動這一級,稍微重一些,但如果只在這里消耗大量人力,那也是大大節(jié)約了人力成本?!?
“或者,古埃及人在四千多年前就發(fā)明了滑輪組,如果是這樣,那地星古人真是厲害!”
伊倫特很滿意的開始計算:“所以,現(xiàn)在需要二十萬人,二十年,就能建設(shè)完成。”
這比百萬人三十年,已經(jīng)減少了足足七點五倍的人力了!
林軒微笑:“這也是笨辦法?!?
林軒拿出提前至做好的模具。
“古埃及人在河口和金字塔位置之間,修建了河道?!?
“然后在巨石上綁上充氣的羊皮……別懷疑,四大古文明的人很早就發(fā)明羊皮筏這種東西了,獨木舟在地星歷史上起碼有幾萬年的歷史了?!?
地星古人,可是靠著獨木舟漂洋過海登陸過澳洲和太平洋諸島的。
羊皮筏也就是充氣帶來浮力這一點,早就出現(xiàn)了。
林軒用一個個的小充氣皮囊綁在巨石上:“然后,只需要兩個人,就可以拖著一塊甚至十塊巨石前進?!?
伊倫特和郭開面面相覷。
我靠不是吧,理論上可行嗎?
怎么不可行,太簡單了,只需要浮力是巨石重量的一點七倍,拖行巨石就和拖行箱子沒區(qū)別。
我們藍星古代不是有纖夫拖著大船前進么,不就是這個道理?
林軒微笑:“這一塊,就能節(jié)約十萬人整整十九年的勞動力?!?
“而把它運送到臺階上……”
“用你們的方法,需要十萬人二十年的勞動力?!?
“如果是滑輪組,需要五萬人十年的勞動力,勉強已經(jīng)可行了吧?”
“這種規(guī)模的人力使用,古埃及人承受得起?!?
伊倫特聽出了林軒畫外音,急忙:“難道,古埃及人還有辦法進一步節(jié)省人力?”
林軒拿出了一個杯子,放進水槽里,杯子接滿了水。
然后在水中倒扣,然后把杯子慢慢的提出水面。
而杯子里的水并沒有因為高出水面就落下去。
因為大氣壓強,讓杯子里的水死死地被鎖死了。
只要杯子口不完全暴露在水面之上,杯子里的水位就比水平面高!
林軒:“古埃及人可以建造一條直通金字塔高處的水道?!?
“然后用閘門封死頂部?!?
“再把拴著羊皮筏的巨石推進水道。
然后逐級打開各層閥門。
最后一道閥門打開時,羊皮筏已經(jīng)帶著巨石到了需要它到達的高度了?!?
成屏三郎驚呼:“不可能!大氣壓強是很恐怖的!”
“建設(shè)這種東西,在大氣壓強下,內(nèi)部滲水會非常嚴重,朝著金字塔內(nèi)部滲漏是必然的!”
“這不過是你這個外行人編出來的而已?!?
“你果然不是什么穿越者!”
林軒看了看成屏三郎,轉(zhuǎn)頭看向后面的屏幕。
屏幕上出現(xiàn)了一幅示意圖。
金字塔一側(cè)有一條往上的水道。
水道中部有一條暗道,直通金字塔地底。
金字塔地底的暗水道有一個開關(guān)的門。
而在開關(guān)閥門前另一條水道通向了金字塔相反的另一面高處。
兩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