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無所謂,最讓蘇澤敬佩的是……
五十八娶三十歲美女?
六十歲生一對龍鳳胎?
“沒辦法,只要有金士杰參加的影視作品,不管好爛,他的出現永遠是劇中的高光時刻?!?
劉天藝感嘆道:“我覺得這種演員,你根本不用去說,簡簡單單一兩場戲,所有人都看得見。”
殿堂級表演,蘇澤心里閃過這個念頭,比起張譯,金士杰無疑更勝一籌,不只是演技,還有飽經滄桑的人生積淀。
“金老師的可怕處在于演話劇可以做到沒有任何話劇腔,自然成文,舉手投足都有感覺。”
“其實馬景濤、屈中恒、李立群都是了不起的話劇演員,但金士杰和丁乃箏前輩,在我看來是另一個級別?!?
劉天藝道:“大音希聲,返照空明!”
怕學生不明白,解釋道:“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如果說李立群先生是劉寶瑞,那么金士杰先生就是馬三立,甚至還有一點點馬丁弗里曼?!?
“初看,只覺口訥訥不能言,臨了發現只是藏拙內秀,蘊藏深厚,打磨到極致?!?
“他是那種越琢磨,越會讓人感嘆“真是好演員啊”的人!”
蘇澤看過一篇報道,曾經分析過金士杰為什么臺詞這么好?
他的聲音很有磁性,這種磁性需要骨骼振動。因為聲帶振動需要的氣息非常少,不論多高的音都不需要很多氣息的沖擊,就可以產生一個相應振動頻率。
但全身骨骼想產生共鳴,必須靠肌肉控制呼吸,這就是磁性聲音最大秘密。
更何況他還有很多特殊用氣技巧,氣息把感情和聲音完全連接。氣音、噴口、顫音、托氣……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當然也有人批判他在影視劇的演技太用力,演什么都是金士杰自己,這種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最少在蘇澤眼里,這位老人是值得尊敬的偉大演員。
別的不說,甘于平凡沉下心打磨演技就值得敬佩。
看完話劇,走出人藝,劉天藝站在大門口,感觸道:“一個演員真正磨煉演技還是要回到舞臺,身臨其境感受跟觀眾面對面互動的氣場?!?
“長期面對鏡頭會遠離真實生活,除非每天觀察生活,否則……”
“水平必然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