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德府城。
時間過得很快,這段時間周大虎卻過得很充實,對住在府城的困難軍戶和特困戶他都走了一遍,給這些人送去了一些糧食和過冬的一些物資,使得這些人終于能過一個溫暖而不缺吃食的嚴寒冬天。
而周大虎卻是越了解彰德衛情況,壓力越大。衛里的土地五分之一被拋荒無人耕種;一些靠近水源的好地,都被衛所軍官強行侵占,數目達數萬畝,這個數字,讓人觸目驚心。
還有一部分被彰德府地方豪強和趙王府侵占,時間已經長達幾十年、上百年不等。還有一部分是軍戶偷賣軍衛的屯田,或者被討賬的民戶而占地自己使用。
這樣就麻煩了,衛所軍官的侵占,還有趙王府、地方豪強大戶的侵占,周大虎不在乎,硬來就行了,但是民戶普通百姓和衛所的土地糾紛,就不好辦了。這個不易用強,有些麻煩。
彰德衛的情況已經查清楚了,宋時在經歷司已經將相關的彰德衛情況大致弄了清楚。
查明彰德衛現在共有屯田二千九百二十七頃(一頃,一百畝為一頃,即二十九萬二千七百畝),屯糧一萬七千六百二十二石。
周大虎看著手中的整理好的資料,有些不相信的問宋時道,“彰德衛竟然有這么多屯田?為何還如此缺糧?現在庫中有多少存糧?”
周大虎為了兌現自己半個月內補發拖欠軍戶月糧,并今后按時足糧發放月糧,他已經下令從林縣自己的大本營調了數千石米麥前來彰德衛。這些糧食估計明天就能到達。
如今聽到彰德衛有如此多的屯田,心中是又驚又喜。庫中的糧食再少,秋糧也是剛剛入庫不久,應該也能有應屯糧的一多半吧。
宋時卻是連連搖頭,緩聲而道:“大人,衛署倉庫中所屯糧食只有八千多石,只有其應屯糧字數的二分之一不到,而發放月糧的衛倉現在只有這些,根本發不到明年夏糧收獲,缺糧近一半。需要朝廷撥調錢糧月糧支援。”
“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彰德衛額定月糧是屯糧一萬七千六百二十二石?”周大虎問道。
宋時搖頭否定道:“不是,屯糧數量只是屯田應交的籽粒數量。而額定月糧是由朝廷清點人數核定的衛所軍士固定的軍餉,彰德衛滿額月糧達兩萬三千多石。”
“還有,屯田二千九百二十七頃,這只是賬面上的屯田,其中有許多是拋荒之地,和貧瘠的山地等,沒有人耕種,還有一些被人侵占等。彰德衛的軍屯之田,分散各縣之地,有的還分布在北直隸之地,自張居正大人萬歷八年清丈土地,核查田畝至今年,已經有幾十年沒有屯田清丈,大人看的這些都是那時的數據。”
“大人要想得到屯田實數,就要屯田清丈不可。”
周大虎心中已經是要下定決心屯田清丈,雖然壓力很大,但這必須有人做,早做早收益。此時,他想到了歷史上孫傳庭后年當陜西巡撫后,就實行清丈屯田充餉之策,練出一支戰力可觀的強軍秦軍。自己要先行一步了。
接下來,周大虎又詢問了彰德衛的員額數量,得到的消息是,這些年已經逃軍達一半,后來又清軍勾軍達到了六成五左右,員額現在達總額的六成五,由于缺員嚴重,衛中把一些軍余也編在了衛所之中使用。
“那些衛中武官侵占土地嚴重不嚴重?”周大虎肅聲問道。
“比較嚴重,有些地不多,卻是都是好地。地多的達數千上萬畝,把軍戶當成佃戶使用,種地所的五成上繳籽粒后,剩下的所的還要再交一半給屯田所有的武官,軍戶已淪為奴隸、苦力。此乃暴政,必須更正。”
“還有不少武官少繳或者不繳屯田籽粒,這也是衛署倉庫屯糧不足的原因之一。”
接著二人又討論一些事,只等后天的到來、
第二天下午從林縣拉來的數千石糧食到達了。周大虎將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