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人、老大人,你怎么了?”郎中鄒毓祚嚇得不輕,高聲不斷呼喊著。
片刻之后,張鳳翼悠悠還轉過來,聽見郎中鄒毓祚大聲呼喊著自己,掙扎了一下,輕聲道,“勿再大聲。”
抬起胳膊,指向塘報道,“你也看看吧,注意暫時保密。”
郎中鄒毓祚連忙拾起地上的塘報,靜靜的仔細翻閱起來,越看越是臉色難看,隨即額頭上冷汗淋淋,也明白了老大人為什么會這樣。
“大人,這事……”
張鳳翼擦了擦頭上的冷汗,道,“我馬上就到宮里面見皇上,立即稟告鳳陽陷落之事。”
他長嘆一聲,“多事之秋,不得安寧啊。”說完便拿起塘報,匆匆走出兵部官署,向皇宮方向而去、
紫禁城文華殿。
朱由檢鐵青著臉看著手中的塘報,他心中好似有一團火在熊熊燃燒,但他還是忍住了,只是來回的翻著手中的塘報。
張鳳翼心驚膽戰的站在那里,靜靜的等待著內閣諸大臣的到來。
很快內閣首輔溫體仁、次輔吳宗達、三輔王應熊、內閣成員何吾騶、錢士升快步依次進殿。
溫體仁幾人一進殿中,就察覺到殿中氣氛異常沉重,迅速掃了一眼殿中情況,看見兵部尚書張鳳翼低頭站立于大殿一側一動不動,而御座上的皇帝也不出聲,便知道是兵事上出事了,就是不知道是哪個府城被攻破了,皇上竟然如此動怒。
“臣,溫體仁(吳宗達、王應熊、何吾騶、錢士升)叩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這里有一封六百里加急塘報,你們看看吧。”
一名日值隨堂內侍踮手踮腳來到崇禎皇帝跟前,小心翼翼的接過塘報轉身下來,來到了首輔溫體仁面前,將塘報遞給了對方。
溫體仁拿著塘報一看,大吃一驚,“中都鳳陽被流賊攻破,皇陵被焚,三十萬燔松燒為灰燼,高墻罪宗被放,流賊屠戮數萬百姓,血流成河,賊寇還打出了真元古龍皇帝的旗幟。不過幸好的是中都鳳陽已被收復。”
等余下的閣僚都看完塘報后,朱由檢陰沉著臉看了一眼大家,問道,“諸位愛卿有何話可說?”
此事非同小可,將震動天下,天下百姓將一個王朝的皇陵看得非常之重,并不簡簡單單只是一個皇陵而已。
天下百姓會將皇陵被焚看作是一個王朝國運的象征,弄不好,百姓會將其看做是上天改朝換代的警兆,將會使天下人心浮動,一些平常不敢妄動的勢力、百姓、文人士子、文官文將都會因中都鳳陽陷落和皇陵被焚而蠢蠢欲動,也必定會有大量危及朝廷的謠言、讖語傳播,動搖天下人心。
而百姓、文人士子和文武官員一旦喪失了對朝廷的信心,就會人心崩塌,那樣朝廷就真的完了。而現在這件事就是因子,處理不好就是連鎖反應。
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盡快剿滅流賊,安定天下,這樣才是根本,可是做不到啊。
溫體仁很清楚其中的利害關系,他是首輔,現在不站出來,要他這個首輔還有何用。
他向前邁出兩步,向上面躬身一禮道,“臣啟陛下,最急要之事收復中都鳳陽已經完成,流寇已經流竄別處,當務之急乃是陛下在鳳陽附近指定欽差,調查皇陵是否被流寇焚毀掘墓。”
“塘報稱陵丘有一洞窟,應查實是否是流賊盜掘,其再派一名欽差復核祖陵洞窟之事,并處理中都鳳陽善后之事,以及中都陷落之原因和各方責任,由朝廷據此議處相關人員。”
朱由檢臉色深沉如水,微微頷首,沉默了一陣,怒聲說道,“著錦衣衛派出快馬,立即緝拿逮捕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南京戶部尚書楊一鵬、鳳陽守陵太監楊澤、巡按御史吳振纓等入京受審,交三法司議罪處理。”
“著內侍隨堂太監王永祚為欽差,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