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十月,順意那邊就已經開始大興土木了。
之所以選這邊,原因很多,一來是離機場近,道路方便,再者地方偏,對公司以后的發展有利。
但對徐檸來說, 這些原因只是錦上添花,重點是這邊環境好啊。后來京城霧霾嚴重的時候,東北方向的空氣質量向來是最好的,而且是好一大截。
這天一早,徐檸跟公司幾個管理層開車去了工地。
地址在順意縣城東北方,離京城城區不到三十公里,沿途路況又好,開車也就不到半個小時。
小唐在前邊開車,徐檸坐在后座,隔著車窗打量著沿途。
八十年代的順意還沒有變成京城的下轄區,只是一個離京城很近的縣城,路上還能看到趕著牛車、馬車的農民,大多數人的出行方式還是騎自行車。
不過,縣城的道路是很好的,很寬敞,而且挺干凈。
穿過縣城,又過了東大橋,還沒到地方,沿途就看到了長長的工程車隊。
到地方,徐檸跟一眾人下了車。
工地已經在打地基了,不過徐檸并不打算修那種高樓,最高只有三層。
之前遞交建設計劃的用地申請時,人家還一個勁的問,真的不考慮建個幾十層的高樓嗎?那么大的投資, 只蓋三層的樓,似乎是有點小氣了, 連縣城里都有好多七八層的樓呢。
這年代的人, 常常對高樓有種過熱的向往,蓋的越高說明你越厲害,面子上好看嘛。
不過,高樓多數是中看不中用的,成本高,建造周期長,連運行成本都高得離譜,本來就是在市中心地塊狹窄情況下做的無奈妥協。這邊離城區那么遠,一眼看過去都是農田荒地,蓋什么高樓啊。
“這邊是實驗樓,那邊是員工宿舍樓,還有那邊,打算蓋一個醫院。”張嘉盛拿著張規劃圖紙,向徐檸介紹道。
徐檸順著看過去,說道:“醫院的建設標準要高一些,這邊離京城城區太遠,各種大小疾病都得能診治。”
“這您放心,醫院規模可能不大,但各種儀器設備都會用最好的。到時候還可以跟京城幾家大醫院商量一下,借調一些醫生過來。”
“那就好。”徐檸又往員工宿舍樓那塊指了指,道:“還有宿舍樓那塊,別弄成學校宿舍似的,按照單元樓標準修,房子要寬敞,以后等園區規模大了,員工可以把一大家子都搬過來。”
他又往旁邊一指,道:“那邊可以修一些獨院,別墅你知道嗎?就國外那種二層小樓,到時候管理層就住那。”
“明白,明白。”張嘉盛連連點頭。
徐檸是打算把這邊當作公司的總部的,中關村地方太小,而且以后各種企業聚一塊,擁擠的更厲害。別的公司要跟同行聚集,尋找機會,他們公司可不用,他們到哪以后哪就是產業中心。
徐檸心里對這是滿意的,他自己都打算搬過來了,胡同里要什么沒什么,還吵的很。他多想屋里有洗手間,冬天有地暖,夏天有空調,出門有花園的生活啊。
饒有興致的看了會挖掘機,徐檸這才撤回了車上,道:“這些樓什么時候能完工?”
“工期大概半年,到明年春天吧。都是些低樓層,很好修的。”張嘉盛答道。
低樓層就這點好,設計簡單,施工更簡單。公司又財大氣粗,各種機械設備跟材料都是敞開了用,工期進展自然極快。
“好,明年的這個時候我希望能搬過來。”
……
氣溫越來越低,每天一早,路上常常是鋪了層樹葉,清潔工掃干凈,用不了多久又是一層。
大早上的,徐檸就讓一陣狗撓門的聲音吵醒了,惱火的起床、然后打開堂屋門,就看到笨黃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