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應的,所有小區將聘請工員進行衛生打掃和物業管理。
社里將成立物業管理處,由寧麥任管理處第一任主任。
這會其實沒啥小區不小區的,都是亂七八糟。
但丁毅在三月份把轄區內所有居民房分劃小區。
運河社轄區內有一萬八千多戶,常住人口破十萬。
他劃分了三十四個小區,富人多的地方,取的名字還都是高大上。
什么‘世紀華府’‘金頂名流’‘風華國際’。
外來人口多的小區,取的名字叫什么‘紅河新村’、‘運河新村’。
這簡直又是開了杭州府小區的先例。
很多當地百姓以后見面就會問,兄弟,你住哪個小區啊?
風華國際?哇,高檔小區。
紅河新村?切,外來人員聚集地。
所有小區都有自己的垃圾房,平均一個小區有三到四個。
每個小區都在當地招聘打掃衛生的人員,并由社里負責收取物業及衛生管理費。
交錢的理由很簡單,我們改造小區,建垃圾房,打掃衛生,你們要交錢嗎?
不交就滾蛋。
不交錢的房子不得進行交易,孩子不得在當地上學,并且社里寄信到工作單位,說你們單位這員工,不交物業和衛生管理費。
丁毅幾個大招下來,百姓們有的叫好,有的叫罵。
但等半年下來,看到運河社到處干干凈凈,衛生垃圾處理及時,公園,籃球場等配套建設起來后,大部分百姓還是比較認同,并愿意交錢。
因為這會收的也不多,每戶每年就六十塊錢。
其實這會月工資也就二三百,相當于六分之一工資,這放在后世,也不算低。
但丁毅既收年交,也收月交。
如果分到每個月,才交五塊錢,所以大伙還是比較認同。
這樣原本有一萬八千多戶,加上外來人口。
全年運河社僅這筆費用能收到近二百多萬。
加上停車場,夜攤攤位費,丁毅第一年就創收二百五十萬,分到運河社近一百萬。
而且這會汽車并不多,停車場將來可是賺錢的地方,會收費越來越多。
但開支也挺大的,每個小區最少要六到十人負責衛生和物業管理。
一個小區的工資支出就是四萬左右。
三十多個小區工資支出一百四十萬。
加上其他各方面的開支,第一年都是入不敷出,倒欠幾十萬。
這要換成其他人肯定接受不了,但丁毅沒事,他自己不缺錢,為了政績,哪怕自己倒貼都愿意。
經過這么一弄,整個運河社的環境已經極大的改變,加上小區林立,高大上的小區名字一取,門頭改造。
公園和籃球場一整,運河社整個面貌就完全不一樣了,當然,在錢沒收上來之前,他沒錢搞公園和籃球場,現在算算錢收上來還不夠用,丁毅更郁悶了。
丁毅的目標是第一步整頓整個運河社環境,為陳永盛將來整個杭州搞衛生文明城市做標桿。
第二步整頓外來人口。
他自己仇人也多,也怕有敵人隱藏到社區里。
所以開始清查,排摸外來人口,這步要和錦衣衛合作,加強外來人口管理,為下一步創建平安杭州做標桿。
房東出租房子,一定要有對方身份證信息,并不能造假,查到造假,直接以重罰,反正他們正缺錢。
這段時間丁毅天天想著賺錢,不能讓運河社虧本運行。
他在錦衣衛時,可以收酒店娛樂行業的保護費,但在運河社不行。
因為這里不是商業區,全是居民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