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20年后的我發來短信第177章 跨時空通信實驗
新安江大橋下。
陳宇和父親陳光照相隔十來米遠,一人一支手竿,各自在一根橋墩旁邊垂釣。
橋墩下面釣魚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曬不到太陽。
風浪不休,一浪一浪地擊打在橋墩上,發出嘩嘩的水響,坐在岸邊的陳宇不時瞥一眼十幾米外的父親。
父親也老了。
曾經健壯的身軀,如今看上去那么單薄,曾經濃密的頭發,如今也變得稀疏、灰白。
他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和父親一起釣過魚。
今天坐在這大橋下面,和父親一起釣魚,讓他仿佛回到小時候。
小時候,他爺爺愛釣魚,他總是喜歡跟著去玩,爺爺總是不愿意帶他,卻總是甩不開他。
后來爺爺去世了,有時候爸爸陳光照就會帶他來江邊釣魚。
爸爸的釣魚技術,明顯比爺爺差多了。
經常空軍。
他記得那時候,爸爸每次帶他出來釣魚,坐在江邊的時候,都會變得很沉默。
不像今天!
今天來這座大橋下釣魚的陳光照,臉上一直洋溢著笑容,坐在陳宇這個角度望過去,看著一臉笑容的陳光照,恍惚間,仿佛看見了當年的爺爺。
當年他爺爺每次出來釣魚的時候,臉上就是這樣的笑容。
他覺得爸爸和爺爺當年,越來越像了。
像套娃!
然后他就有點懷疑,等自己老了,是不是也會跟爺爺、跟爸爸越來越像?
……
2013年。
18歲的陳宇坐上飛往徽州府的飛機。
隨身的行李包中,裝著三只手機。
近午時分,回到老家的陳宇,令奶奶又驚又喜。
“小宇,你今天怎么回來了?你應該還沒到放假的時候吧?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奶奶總是擔心他在外面闖禍。
這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他從小到大,奶奶總擔心他在外面打架什么的。
“沒有,奶奶!我就是想你了,有吃的嗎?我餓了。”
陳宇嬉皮笑臉地回答奶奶的話。
一聽他說餓了,奶奶的注意力馬上就被轉移,“哦、哦,有,有!你想吃什么,奶奶這就去給你做!”
下午。
母親黃素英,父親陳光照回家,看見陳宇,也都很驚訝,追問他突然回來的原因。
陳宇還是嬉皮笑臉的態度,只說自己想家了。
曾經,嬉皮笑臉是他的性格,而如今,嬉皮笑臉成了他的演技。
終于,夜幕降臨。
陳宇陪爸媽、奶奶看了兩個小時電視,就故意打著哈欠,說自己旅途勞頓,困了,要去歪告。
沒人懷疑。
他耷拉著眼皮、打著哈欠走進臥室,關上房門。
房門關上的那一瞬間,他耷拉的眼皮立即抬起,打到一半的哈欠也停止了,整個人一下就精神了。
他連忙快步走到床邊,打開行李包,取出那三只手機,三只手機都處于開機狀態。
他接連點開三只手機里面的微信,卻沒看見未來的自己發任何信息過來。
是那家伙沒發信息?
還是我手機沒收到?
陳宇心里猜測著,他覺得應該是那家伙還沒給他發信息,否則,就算那兩只蘋果手機沒收到信息,他的千語手機應該能收到。
坐在床沿上,他先用千語手機發過去一條信息——“準備好了嗎?”
……
2033年。
陳家祖宅的院門口。
中年陳宇正在聽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男人說話。
這男人從小和陳宇一起長大,算是發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