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天上午8點多。
陳宇獨自來到莊園的地下大廳中,手中拎著一只保溫桶,桶里裝著一份三鮮子兒面。
他來到大廳的時候,看見昨晚在地下大廳里過夜的姜繡,坐在沙發(fā)上,低著頭看著手機(jī)里的相片。
她似乎看得很投入,以致陳宇都已經(jīng)走到她身旁,她都毫無察覺,她的右手食指仍然在一下一下地劃著手機(jī)屏幕,翻動著手機(jī)相冊中的一張張照片。
陳宇站在她身旁看了片刻,發(fā)現(xiàn)她正在看的全是她家里的父母、弟弟、親戚等人的照片。
看相片中那些人的面容和穿著,最少都是十幾年前的照片。
陳宇的眼瞼微微垂下,輕嘆一聲,隨手將手中的保溫桶放到她面前的茶幾上,而他自己則順勢坐在她身旁的單人沙發(fā)上。
大概是保溫桶放在玻璃茶幾上,磕碰出的聲響,驚動了姜繡,她終于回過神來,目光看向茶幾上的保溫桶,跟著又看向旁邊剛剛落座的陳宇。
她怔了怔,握著手機(jī)的左手下意識按了下手機(jī)側(cè)目的按鍵,讓手機(jī)屏幕黑了下去。
她抬手捋了下耳邊的發(fā)絲,露出微笑,問:“你什么時候來的?這大早上的,你不在上面多陪陪老婆孩子?”
陳宇微微揚(yáng)了揚(yáng)下巴,示意茶幾上的保溫桶,“今天我醒得早,親手做了點面條,你嘗嘗看!”
其實,姜繡住在這地下大廳,并不用他送早餐來。
她如果餓了,這地下大廳里有一個倉儲間,里面儲存了很多吃的、喝的,足夠十個人吃喝一年的量。
至于這地下大廳的倉儲間里為什么會儲存如此多物資?
那是因為“陳宇”當(dāng)初修建這地下大廳的時候,不僅是為了安放人工智能“妞妞”,還為了預(yù)防萬一出現(xiàn)的戰(zhàn)爭。
他覺得戰(zhàn)爭一旦爆發(fā),住在地表上很不安全。
萬一發(fā)生核戰(zhàn),地表上就更難以生存了。
所以,他當(dāng)初修建這地下大廳的時候,特意準(zhǔn)備了一個空間很大的倉儲間。
那里面常年儲存著大量吃喝用的物資。
并且,會定期更換最新的物資。
至于……這樣做,會花費很多錢?
那對他來說是事嗎?
他別的可能都不多,最多的就是錢。
何況,定期更換出去的物資,也都沒有過保質(zhì)期,拿出去后,依然可以賣掉。
當(dāng)然,姜繡住在這里,如果不想吃倉儲間里的東西,她也可以去地面上的餐廳用餐。
總之,無需陳宇給她送早餐。
“伱親手做的面條?稀奇呀!我看看。”
姜繡訝然看了看陳宇,帶著好奇,打開保溫桶,摘下桶蓋里面安放的折疊筷子,看見桶里面條的時候,她怔住了,詫異抬頭看向陳宇,“你管這個叫面條?”
桶里面湯中漂浮的面條,一截截的,大小就跟塊狀的炫邁口香糖似的,怎么看,也不像是面條。
這一刻,姜繡懷疑陳宇對面條的定義,有什么誤解。
陳宇淡淡笑笑。
當(dāng)初他第一次給馮晏做這種面條的時候,馮晏第一次看見這面條形狀的時候,也很詫異。
而且,不僅馮晏,所有第一次看見這種面條的人,都會懷疑這玩意不是面條。
蠶豆大小的玩意,也能叫面條?
“這是三鮮子兒面,子兒面……顧名思義,就是大小和‘子兒’差不多大的面條,以前的硬幣你還記得嗎?在有些地方,一個面額最小的硬幣,就叫‘一個子兒’,這三鮮子兒面,說的就是最小硬幣那么大的面條。”
姜繡蹙眉聽著。
聽完,她笑了聲,道:“你這么說的話,我就懂了,以前我們那里也有人在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