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犯規啊!他沒聽哨!”激動的向陽路小學教練大聲在場邊和裁判投訴。
裁判搖搖頭,堅定把右手食指指向了中圈,同時對向陽路小學教練回應,“沒有犯規,進球有效,罰球者已經提前詢問是否要聽哨。”
向陽路小學教練氣的猛一甩手,坐回去了替補席。
浦江一小緊張觀察裁判手勢的家長們,這才“轟”的一聲爆發起來。
“老周,你兒子這球商怎么來的……我家那傻子只會看門將發呆。”這是陶然的媽的回話,她剛才看她兒子發呆就火不打一處來,正想爆發怒吼,結果陶然撿了個進球……
“陶媽,你家陶然這首次打中鋒又助攻又進球的,你能別這么凡爾賽嗎?不過周思洋的球商確實高。”
“確實高,你說這腦子都怎么長的……老周,你說說經驗唄。”
“在家看看天下足球,瞎琢磨的。”老周一如既往的學霸語錄,反正他兒子發揮的好,說啥都有道理。
其實老周心里知道,這世界上哪里真的有天才呢?這種任意球的快發套路,周思洋就已經記錄了小半本子筆記。
筆記里針對怎么迷惑對手、怎么觀察隊友、如何詢問裁判,不同的應對方法都是翔實又可靠。這不是天生的球商,這就是切切實實的下了苦功夫。這個任意球的解法,就是一道應用題,類似的應用題,周思洋已經做過了幾十遍了。老周找資料和兒子一起分析,也花費了大量的功夫。
背對著球門擺球,別人就不會認為自己有什么想法。
背對著球門觀察,也更容易看清楚自己隊友的位置和目的。
至于陶然的站位,周思洋早在拿球前就已經看清楚了,極好的位置,沒人盯防他,而且距離罰球位置不遠,陶然的表情也很好,裝的發呆很逼真……
擺好球,在球上跨一步,所有人都以為要轉身主罰的時候,周思洋的后腳跟已經把球磕出去了。這一套動作做下來,起碼能為陶然多爭取一秒以上的反應時間。
完美的設計,這個套路無數次出現在周思洋的腦海里,這一刻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輕松踢進球的陶然完全不知道周思洋的想法,否則他會說:“……你太高看我了,我那會真的在發呆。”
現代足球里有真正靠本能的天才嗎?很難有了……隨著電腦ai分析的加入,不同球員的特點和習慣都是被放大的死死的。左腳概率是多少,右腳概率是多少,任意球打前點還是打后點,是落葉球還是香蕉球,在大數據面前都沒有秘密。
現代足球中,有的是對技能對戰術千錘百煉的球員,他們看上去技術更嫻熟,能力更出眾。你要說這是天才也沒問題,因為他們是有學習耐心的天才。他們在面對足球時,會有更多的手段以規避對手的分析,這就是天才。
最終比賽五比一,最后一個進球是林然在左路不斷沖刺拿后點獲得的一次空門機會,孜孜不倦的跑動終于等到了一次隊友傳球。下半場上場的林然已經在左路反復沖刺了不下二十次。
前十九次林然都只能在快速跑回防守位置,只有最后這一次等到了機會,守門員沒封住前點,就被漏到后面來,只需要輕輕的一推。
“每一次都拼勁全力,從不抱怨隊友,只是想著自己能不能有沒有1的可能性。”李桐感嘆到,“他的身體條件說實話未來可能不適合踢足球,但未來他走向社會,一定是一個成功的人。”
足球是一個教育體系,不是僅僅學會了一些技能就行的。只有教給孩子觀察思考、堅韌毅力、不放棄的精神,教育就成功了。至于好的足球運動員,就是從這些基石中選拔出來的。如果沒有這些能力,選拔出來的也不是真正的足球運動員。
只有技能、技術,沒有精神層面的球員,扛不住巨大的壓力,在真正需要貢獻力量的